问答详情

我于4月22日跟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贷款72916.67元。本公司于4月24日打到我建设银行卡上的实际资金是58800元,其余的被其委托的中介公司扣掉中介费,服务费近14900多元,协议上约定每月15日还款6477.44元,实际还款是6936.82元。每月又加了什么服务费459.38元。12个月还清本息共83241.84元,也就是说实际贷到我手里的钱是58800元,一年到期一共要还83241.84元,光利息,什么管理费,服务费等就达24441.84元,还有下属的黑中介收取的手续费现金1000元。协议里违约金是逾期当月本息的百分之十,我6月15日到期6477.44元,由于当天是星期天,在ATM柜员机上只存进去了2000元,其它的机器验钞没通过,到了6月16日星期一4点在银行柜台人工存入5000元,也就是说超期一天,第3天电话联系,我把情况说明,对方叫我把银行流水打出来发传真过去,后来又打电话说罚款600元,我当时说怎么一天就罚这么多呢?后来又说要罚1500元,我更想不通,不同意,今天又打电话来说到明天要罚6000元,我说那就更不行,我不认可,请问他们这种做法合法吗??光利息,什么管理费,不同意,请问他们这种做法合法吗?

合同纠纷 2019-05-13 10:1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民间借贷中约定“逾期不还,双倍赔偿”是无效的。因为远远超过最高法院规定的年利率24%的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协商解决不成的搜集证据去法院起诉维权。
    所谓无效合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注意: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只有在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属于无效合同。
    (2)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的合同条款。
    (7)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 合同违约赔偿违约金一般不赔付利息。
    违约金可分为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指在一些法规中,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比例;约定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违约金比例。
    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的,则可按《民法通则》及《经济合同法》中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
    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违约金的条款,但只要由于违约造成了对方的损失,违约方就应向对方支付赔偿金。该赔偿金的数额,可按照签订合同时有效的有关条例的规定执行,有关条例对违约金比例未作规定,而违约又未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以下着重谈谈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的确定和适用。
    法定违约金合同对违约金作了原则性规定,且有关条例规定了违约金比例,适用法定违约金。在此情况下,由于合同的内容、违约的性质、程度的不同,确定违约金的方法与数额也有所不同。
    第一,有关条例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比例的,即可按该比例直接计算出违约金的数额。

  • 1、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条款,但是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按照约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如果合同中,既无违约金也没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凭借相关的款项单据,还款记录,书面证据等双方进行协商。 
    3、如果双方就实际损失金额,不能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收集证据材料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审查后进行判决。 
    二、在计算预期利益损失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预期利益的起算点以合同订立的时间为起算点,订立之前的利益不能纳入。
    2、损失的最高额是以合同履行的前提下可以预见的期待利益为上限,过高或不可预见的利益不能纳入。 
    3、预期利益实在订立合同时违约方可以预见的,或是违约方可能造成的损失,需要承担的损失后果。其他的不能强加在预期利益之内。 最后,在逾期未履行合同义务的时候,都要承担违约责任的,只是责任的大小有所不同,建议不要想通过规避法律的方式使自己免除责任,避免因为逾期时间过长而承担更加重的违约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海南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