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派出所对刑事案件是先立案还是先侦查我被非法拘禁了,后来有机会去派出所但没敢说被拘禁,过了两天还是决定报案,派出所就不想管叫我走,说没证据,问我之前为什么不说真话,后来我叫他们开不立案通知书,他们后来说帮我调查看看,问他们立案没有,他们说要先调查清楚,,这样可以吗,事情又过了一星期了,还没有调查,也不立案,我该怎么办

刑事辩护 2018-12-18 08:5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如果当事人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所以当事人报案之后,就会马上知道公安机关是否已经立案。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九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 立案标准是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其中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往往由侦查机关制定,如2001年5月9日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制定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从刑事诉讼程序的过程来看,立案标准的意义在于启动刑事程序。  
    (一)盗窃案  个人盗窃数额达到1000元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入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均立为刑事案件;惯犯作案或一个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数额标准但情节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也立为刑事案件。  
    (二)抢劫案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均立为刑事案件。  
    (三)诈骗案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立为刑事案件。  
    (四)敲诈勒索案  以恐吓、威胁的方法,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均立为刑事案件。  
    (五)侵占案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或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在5000元以上,拒不退还的,立为刑事案件。  
    (六)抢夺案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在500元以上的。  
    (七)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  
    (八)伪造、贩运货币案  伪造货币总面值在500元以上或币量50张以上,贩运伪造的货币总面值在1000元以上的或币量在100张以上的。  
    (九)非法买卖外汇案  
    1、非法买卖外汇二十万美元以上的;  
    2、违法所得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十)骗购外汇案  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十一)扰乱社会秩序案  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正常进行的;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闹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以暴力抗拒、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  
    (十二)强迫妇女卖淫案  以暴力、胁迫、恐吓等手段强迫妇女卖淫的。  
    (十三)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  以牟利为目的,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  
    (十四)利用迷信骗财害人案  利用迷信手段,一次骗取他人钱财、物品(折款)二百元以上的,或猥亵妇女致人伤残的。  
    (十五)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案  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的;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象带等音像制品;向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利用淫秽物品传播犯罪方法的;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  
    (十六)赌博案  以牟利为目的,聚众赌博的,或一次财博赌资在一千元以上的。  上述各项中所说的“以上”,都连本数在内。  
    (十七)伪造货币、有价证券犯罪案件  
    1、伪造国家货币和国家财政金额债券犯罪案件;  
    2、伪造其他有价证券和票据总面值在三百元(含本数在内,下同)以上的;  
    3、贩卖、运输、窝藏伪造的国家货币、国家财政金融债券的;  
    4、明知是伪造的国家货币、国家财政金融债券而使用、存储、夹寄,数额在三百元或十张以上的。  
    5、故意使用、贩卖、窝藏伪造的其他有价证券和票据,非法获利五百元以上的;  
    6、教唆他人伪造、贩卖、运输、窝藏、使用、存储、夹寄伪造的国家货币或有价证券和票据的;  
    7、走私伪造的国家货币的;  
    8、窝藏或出具伪证,包庇伪造国家货币或国家财政金融债券犯罪分子的;包庇贩运或大量投放假币犯罪分子的。  
    (十八)毒品案件  
    1、非法制造、贩卖、运输(含走私、下同)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或其他毒品,不论数量多少,原则上均应立案。  
    2、提供场所和毒品,容留他人吸食,从中牟利的,以贩卖毒品罪立案。  
    3、制造、贩卖、运输假毒品,以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立案。  
    4、明知是毒品,非法携带、邮寄、托运的、以运输毒品罪立案。  
    5.私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二百五十株(相当于生鸦片一两)以上的,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立案。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亦即在法律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身体行动的自由权利。公民的身体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的保证,失去身体自由,就失去了从事一切正常活动的可能。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  
    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
    2000.
    7.13法释〔2000〕19号)  为了正确适用刑法,现就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解释如下:  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昌吉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