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在广西南宁工作,公司全称是:南宁研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我是2012年3月31日入职工作的,工作岗位是模具工程师,没有签订过任何合法的劳动合同,上层跟我口头说试用期是一到三个月。四月份的绩效分83分,我们部门12个人,我排在第六,而且我是在职时间最短的。直到昨天6月14日下午,行政部门叫我过去谈话,说我的工作绩效不达标,要辞退我,只是以口头的形式告知我,三天之内必须交接好所有的文件材料后离职,研华公司并声明不会给予任何补偿!我不服,然后就去查阅最新劳动合同法,根据最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八十二条规定,辞退我必须要对赔偿个人所有合法利益!???然后,当我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研华公司上层领导谈话的时候,他们就改口说不辞退了,不过要换岗调薪,我说我不接受,我一个模具工程师已经有了四年的工作经验了,不可能去涉及不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他们就说,员工在职期间,为了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公司是有权利调整和支配员工的岗位的,是劳动法所允许的,如果我不同意,给我两条路走:一是自己离职,二是找法律仲裁。那我去找法律仲裁的话,胜算大吗?。。请各位打工者的心声为我平反,小弟拜谢。。???之前南宁研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三番四次过来这边面试,说公司急缺我这样的人才,本身我是有稳定的工作的,人总想往高处爬嘛,只是想来看看自己的价值,后来我通过了面试和复试,研华公司也同意了我的薪资要求,我就在原先的单位递交辞呈,然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工作交接,也征求了研华公司意愿,能等我一个月吗?后来研华公司上层说愿意等。所以我面试复试通过之后,还等了我一月才来就职上班的。

合同纠纷 2018-12-20 14:4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试用期工资怎么算的规定: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的另一个表现方面是试用期间付给劳动者的薪金待遇低。实践中。试用期劳动者薪金待遇低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用人单位视试用人员为廉价劳动力,任意压低基本薪水,甚至不给工资。还有一些单位,硬性规定在试用期间一切意外伤害不列入工作范围。这也是用人单位热衷于约定试用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试用期内工资待遇较低的问题,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对试用期间劳动者待遇过低或得不到保障突出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工资待遇的法定最低标准。对本条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里约定了试用期工资,而约定的试用期工资又高于本条规定的标准的,按约定执行。在德国,对于试用期工资待遇问题,首先看劳资双方有没有约定,再看工资协定中有没有相应规定。如果既没有约定,工资协定中也没有相应规定,试用期工资待遇应和正式工的工资待遇一致。
    (二)约定试用期工资应当体现同工同酬的原则。试用期间劳动者提供的价值不意味一定小于正式工,所以不能当然地认为试用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就是最低标准,这不符合同工同酬的原则。这样理解也扼制了用人单位的利益驱动,为使用廉价劳动力提供便利而滥用试用期。同工同酬原则还体现在用人单位必须为试用期间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而逃避。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试用期离职工资怎么算?
    1、在试用期辞职,公司原则上是不能扣除你工资的,除非劳动者在职期间给公司造成了什么财产损失,正常情况下,试用期辞职应在提前三日告知公司人事部门,工资在离职那天当面结清;
    2、工资在公司常规发薪之日发放。
  • 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尽管试用期离职无需理由、不限形式,只要提前3天告诉单位就可以了,但最好还是做好工作移交,得到领导认可后离职比较妥当。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是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试用期的员工的劳动合同。
    言外之意,用人单位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能依据第40条第3项(即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依据第41条的规定(即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要想解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6种和第40条规定的2种情形共8种情形之一,否则就是违法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南宁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