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爸临时雇佣一辆熟人的三轮车去拉煤,只有口头协议,没有签过什么劳动合同,在运煤的过程中,由于车辆刹车失灵导致车翻入沟里,司机没事,只是车辆损坏严重,我想咨询一下,修理车辆的钱财该有谁来承担?

合同纠纷 2019-01-07 19:02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参见《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此时你可以可以主张的权益:
    1、以不缴纳社会保险提出离职,可以要求支付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2、可以申请11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3、不同意支付,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
    为了保证当事人的权益,当事人必须要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
    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支付相应补偿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很简单: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工商注册信息,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
  •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工作上实施,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现在的劳务派遣基本上都是用工单位招工后再把工人挂靠到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已经完全变味了”。
    在劳务派遣现象集中的全国公有制企业、事业、机关单位,长期在一线岗位从事主体工作的工人是劳务派遣的主体。劳务派遣公司“招人不用人”,用工单位“用人不招人”,导致用工单位并不和员工签订合同,而是与劳动派遣公司签订。
    被派遣人员处于“两不管”的境地,深受其害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下岗工人、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由于没有与员工直接签订合同,许多用人单位都借此规避《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随意克扣其正常工资与福利待遇,一些用人单位甚至随时“裁员”和“甩包袱”;另一方面,劳务派遣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完全被抹杀,他们的工龄永远都是从零开始,周而复始。
    综上,最好是和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 一、协议离婚。双方对子女抚养、财产分配没有争执,写好离婚协议,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你就是不会写或没有写,民政部门也要指导你们写好离婚协议,双方签名后才可以办理离婚。
    二、诉讼离婚。在是否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配等方面没达成一致意见,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然后由法院进行调解或判决。
    再说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经过民政部门办理协议离婚,或者没有通过诉讼由法院判决离婚,不要说口头离婚,就是夫妻写了离婚协议文书,也没有法律效力。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澄迈县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