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在网贷上申请的贷款逾期了?没还?然后就给我和我的朋友打电话骂人和群发骚扰信息?这样网贷公司算是犯法吗

综合法律 2018-12-24 09:4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为了催促借款人积极还款,一旦借款人逾期不还钱,将会频繁收到催款电话、短信,一再不肯积极还钱的,那么债主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到其家人身上。如果不属于家庭共同债务的,其实这笔借款跟其他家人无关,对方不能进行短信、电话骚扰,实践中遇到这种网络骚扰的,可以选择积极报警处理。   事实上借款人逾期不还钱,不管其家庭需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只要对方进行短信、电话等骚扰,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那么都建议可以积极报警处理。   按照规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可以积极报警:   
    1、对方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因为已经能够威胁到人身安全,所以这个时候必须得报警处理。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会侵犯人格权,所以情况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的,需要及时报警。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的东西,目的是让其他人遭受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那么这个情况已经十分恶劣,需要积极报警处理。   
    4、证人是影响案件判决的关键因素,所以出现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那么还是得借助警察的力量。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在出现借钱逾期不还的时候,每个借款机构都会采用这种方法催讨,所以这个时候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自然需要积极报警处理。   
    6、法律上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所以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属于侵犯人格权,情况比较严重的需要积极报警处理。   符合上面情况的,在依法报警之后,侵权人将会被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最后,现在很多人都会因为家人的借款纠纷,导致频繁接到骚扰电话、短信侵犯,在这个时候,不管自己是不是借款人,或者是不是连带债务人,只要对方严重打扰正常生活的,都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并且,要是出现精神损害的,还可以积极去法院主张损失赔偿。
  • 您好,首先建议您规划好自己的消费观念,不要过度消费。 其次,你们之间的借贷关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受法律保护,但是如果对方利息要求太高,超过那部分的利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1、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受法院保护
    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不仅不受法院保护,而且如果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会判决出借人返还。
    3、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未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如果借款人未支付,法院不保护,若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该部分利息,法院不会支持;如果已支付,付了就付了,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该部分利息,法院也不会判支持。 可见,如果对方要求的利息很高,超过了36%,超过的部分约定无效。
  • 一。贷款到期和没有按合同按时还清利息,在银行征信系统中自动产生不良记录(黑名单),今后凡是对信用有要求的交易单位,都会拒绝其申请(比如各种贷款,办信用卡等)。  二。
    贷款到期后信用社会向贷款人催还,如你拒不还款,信用社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可对贷款人执行,在执行期间贷款人没按规定还款的话,法院可以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为由,将贷款人依法拘留,甚至可以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你仍然有义务归还这笔贷款。
      信用社在贷款人没有抵质押担保的前提下,发放大额信用贷款,当事人轻则要受行政处分,重则要追究刑事责任。
  • 申请房贷的条件
      
    1.在贷款银行所在地有固定住所、有常住户口或有效居住证明、年龄在65周岁(含)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2. 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无不良信用记录;
      
    4. 能提供银行认可的合法、有效、可靠的担保;
      
    5. 有明确的贷款用途,且贷款用途符合相关规定;
      
    6. 在银行开立个人结算账户;
      
    7. 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购房者贷款业务需要准备的资料:
      1)公积金贷款:
      贷款人以及配偶、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
      借款人(夫妻)银行卡;
      购房合同或协议。
      2)组合贷款:
      贷款人以及配偶、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
      借款人(夫妻)银行卡;
      借款人以及共同借款人职业收入证明;
      购房合同或协议。
      3)商业贷款:
      贷款人以及配偶、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
      借款人以及共同借款人职业收入证明;
      购房合同或协议。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东方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