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程某参加单位团购开发商商品房一套,并与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地下停车位及地下室,由单位统一分配,后程某在未办理房产证的情况下,私下与非本单位职工彭某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将该套房转让给彭某,程某与开发商依法解除合同,并办理了退房手续,彭某在未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情况下,在58网打出出售该房包含地下停车位及地下室各一个,全部装修、全部家具、全部家电的广告,我与彭某在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约定支付首付款后交付房屋,后彭某私下化除地下停车位及地下室各一个的约定,我不同意也未按手印确认,其又在合同叁方签证盖章处下边空白处添加收到全部款项后交付房屋字样,我不同意也未按手印确认。后我依法与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已网签成功,在房产局依法查询到,该房屋购买人为我的信息,得到房产局盖章?的查询结果单,同时缴纳了契税和维修基金,开发商也收取我办证费。

现在因涨价因素,彭某主张:一、居间合同无效为由,声称没有地下停车位及地下室,不兑现出售该房包含地下停车位及地下室各一个约定;二、也不按约定交付房屋,声称房屋是他的永远住下去。

我该咋办?

合同纠纷 2019-01-02 00:0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买卖商品房一定要看开发商“五证”是否齐全。五证是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
    买房一定要看土地、房屋的产权的关系是否清楚明了,有无遗留下来的纠纷的问题等,防止一房两卖;审定这个房屋的产权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注意这个房子的产权证上的业主姓名和卖房子的是否相符,有没有*押的情况或者共有人等;还要搞清楚所买的房子是商品房、集资房还是经适房。
    集资房是需要单位的盖章后才能真正的上市交易的,然而经济适用住房是要住满5年才能购上市交易的。
  • 同一套房只要有一家中介“网签“,中介就不能再介入成交。因此,有的中介一看到房主挂出房子,没有买家也立刻网签“占上“房子,找到买家后再注销改签,由此导致退房率超高。市房地产交易网数据显示,北京二手房中介公司交易前五名3月成交13593套,退房1137套,平均退房率
    8.4%。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正常退房率应该是1%至3%,恶意网签很容易延误买卖双方成交时机,也会严重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为避免中介单方擅自“网签“,市住建委发布的《关于完善存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流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交易双方未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房地产经纪机构擅自将网上信息提交完成的,经查实后将对该机构或人员的网上签约行为进行限制,并将其违规行为公示曝光,严重的将其违规行为记入该机构和人员的信用档案。[1]
  • 退房流程四步走
    第一步:购房人通过挂号信、传真或电话向开发商发出退房通知。
    第二步:督促开发商在提出退房要求后15日内负责办理购房人与贷款银行解除或终止合同全部手续。
    第三步:督促开发商将全部购房款返还给购房人。
    第四步:办理停止向公积金管理机构或贷款银行还款的手续。
    至此,消费者与银行解除借款合同,而在开发商退回全部房款后,购房人与开发商的买卖合同也意味着得以解除。
    此外,在购房者办理按揭贷款时,银行一般都会要求买家为其购房上保险,保险受益人为贷款银行,所以最后一步就是解除借款合同后再办理保险退保手续等。
  • 开发商违约退房流程
    1.购买房屋人发出退房通知
    (1)购买房屋人可通过挂号信、电话或者传真的形式向开发商提出。因楼盘开发商责任导致退房,应该由楼盘开发商承担退房造成的损失,包括贷款利息、房屋的首付款的存款利息、购房的税费等;
    (2)如购买房屋合同中约定了退房的赔偿标准,按合同约定处理,购买房屋合同约定的赔偿标准不足弥补损失的,可另行要求赔偿;因购买房屋者贷款申请未批准,购房屋合同双方对付款方式不能协商一致等原因导致退房的,楼盘开发商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2.15天内办好各种手续
    购买房屋人提出退房要求后15日内,楼盘开发商应当退还购买房屋者已经支付的全部房款,并且负责办理购买房屋者与贷款银行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的全部手续,在所述买房手续或者买房文件尚未签订前,楼盘开发商应当代替购买房屋者向贷款银行支付每月支付的本金与利息。
    3.开发商退还房款
    楼盘开发商应当在买房人发出退房通知后,将全部购买房屋价钱返还给购买房屋的人,并且办理完毕贷款银行的还款手续。如果无法办理完成前述内容,自购买房屋者发出退房通知后第16日至购房者取得全部房款之日,楼盘开发商应当每天向购买者支付总房款千分之一的违约金。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潜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