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轻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维权.已经住院10年,有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牙齿掉落几乎没剩几颗,肾结石,身体过敏等各种病都不能及时治疗)医院坚持家属不接就不放人,监护人以各种理由不接,现在卫生法不是也出台维护人权吗,就算精神病人好了也不能出院,失去了人身自由吗,恳切求助有关这方面的律师

综合法律 2018-12-22 20:5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依精神病人的病情程度区分是否具有行为能力
    (1)对于可以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亲自进行离婚诉讼或者办理离婚登记
    (2)对于完全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需要先通过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变更监护为其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等可以行使监护权相关人员后,再通过诉讼方式离婚2,相关规定:
    (1)《民通意见》的规定:4.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状态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5.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2)《婚姻法解释三》的规定:第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我国刑事责任能力主要分为三级: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3)无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刑法又对这三级刑事责任能力规定了不同的责任承担。其中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轻度精神病人,包括那些患有轻度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神经官能症及病态人格的精神障碍者。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在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中,经常遇到有不少精神病人的家属、监护人、以犯罪人是精神病患者、曾患有精神病、曾有患病家族史、曾怀疑或医治过为由,要求乡村、街道及社会团体和邻居出证证明犯罪人犯罪时患精神病,以图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证明,因无法律效力而不应采纳,对此类精神病人的犯罪,仍应依法判处。
  • 警察限制人身自由有以下方式:
      1)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2)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为6个月;
      4)刑事拘留:最长不超过37日;
      5)逮捕:通常持续到判决生效之日。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