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记得我5.6岁开始我爸爸就每天都要打我一次有时候一天都被打好几次、上初一的前一年还把我腰打伤了里面脊椎都化脓了。后来我出来工作了,第一年我有给我爸爸寄钱{04年他每个月打电话来要两次钱厂里一月发一次工资}我说没钱他就诅咒我{骂我没钱就去做小姐这是在一个新年的初二、年前我寄了钱回家厂里都是一个月一次工资要2月底发工资}从这次爸爸骂了我我没怎么寄钱回家、后来我妈妈病了我又前后寄钱回家给妈妈看病、我妈妈告诉我钱被我爸爸拿去买猪了只给了我妈妈200块钱去看病。09年妈妈又生病了我和我男朋友{没有结婚但是有了一个儿子}寄了3千叫爸爸带我妈妈去大医院检查确定是什么病然后我们就借来大连看、(我爸爸不分昼夜时间有时候通宵的打电话给我们要钱、让我们误以为是他有用妈妈的病来骗我们的钱。因为以前他就是要给妈妈看病的钱自己拿去买东西了没给妈妈带去看病}那年10月份妈妈去世了。我和我男朋友家里吵翻了因为我的爸爸做的事情让我没有颜面在呆在那个家里了我离开了那个家和我的儿子。因为他们说没有见过这样嫁女儿的一开口就是钱{妈妈去世我生了孩子才30天左右所以没有回家。我也想回去但是当前的状况不允许}妈妈下葬的时候爸爸还是打电话来要钱有诅咒我、知道弟弟上初中了我断断续续的有给家里寄过钱{当时10年我的工资不到2K}。后来弟弟上高中了考上了我们那里的实验中学我说没钱送。后来弟弟也不高兴了。我的工资也不高还要养自己我出来的路费都是我外公借给我的,我出来我爸爸一分钱都没有给我。去年我一直每月给弟弟400块生活费{高一的学费是我打回去的3千}后来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给我弟弟的生活费有时候是800块一个月}但是学费还是我们出的。今年我的宝宝出生了因为个人原因孩子户口上我家里了{我爸爸给大队里打了招呼不允许给我办任何手续因为我妈妈去世我没有回家其我个人认为是我爸爸觉得我没有拿12W块钱给他。就因为这个事我爸爸又开始了找大队长找给我上户口的人{前几天我还说打3千块钱给我爸爸过年用}今天别人又打电话来说我爸爸去找麻烦了我觉得我爸爸没有办法沟通了{我一直不敢打电话给我爸爸他会骂人很难听还会诅咒了快过年了我很忌讳这个}。像我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处理?我不想再给我爸爸有任何关系了。赡养费怎么给{我一个月工资就最多2000块现在我没有工作}我想通过法律来保护我自己了,我不想让我爸爸在把我的家庭搅黄了。我爸爸要钱一开口就是上W。而且拿了钱又不认账的人

离婚 2019-01-02 17:1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你好,可以起诉离婚,并让对方支付抚养费,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婚内请求给付生活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只有在法院判决离婚或者协议离婚后才能请求支付抚养费,两周岁以内的孩子通常归母方抚养。
  • 你好,反家庭暴力法已经生效,第十三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 一,有义务:
      1,只要是子女,都有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这和子女的性别无关(男女平等);
      2,当事人对未成年子女也有抚养的责任,这和当事人夫妻之间是否有结婚证无关。
    二,赡养:
      1,主要是指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儿女的合理要求;
      2,《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3,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指离婚时依法将夫妻共同财产划分为各自的个人财产。现行《婚姻法》第17条到第19条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以列举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
    该法也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做法。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特有财产归本人所有。夫妻共有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
    对于孩子没有户口的情况,通产情况下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补办,具体情况以及手续需要结合各地区进行确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大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