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在我名下,有两处住房,一处小妹住(离婚),一处母亲住,小妹擅自将母亲住房租出去,母亲多次要房未果,也多次报警,期间小妹还动手打了老人,并威胁恐吓,诱骗大哥,大妹妹。母亲追要房产手续,小妹强行让其三人签字,按手印,更名过户,2013年12月27日晚上9点左右小妹给我来电话,索要房产手续,我说你把母亲房子腾出来,否则不会交给你房产手续(小妹打算卖掉母亲房子),半小时后小妹带来两名男子每人携带一把菜刀,到我家里来抢房产手续(没有被抢走),将我一家三人用刀砍伤,经抢救,住院,治疗后,经司法鉴定我为轻伤2级,老伴为轻伤2级,儿子为轻微伤,现区公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将案件移交区检察院。

咨询:?是否构成入室抢劫故意杀人罪

?????????区公安局以故意伤害罪-——定性是否准确

??????等待您的专业和权威解答,谢谢到我家里来抢房产手续(没有被抢走)是否构成入室抢劫故意杀人罪

?????????区公安局以故意伤害罪-——定性是否准确

??????等待您的专业和权威解答

刑事辩护 2019-06-18 16:3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故意杀人罪于故意伤害罪的本质区别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不难看出,杀人与伤害的主要区别在于故意的内容不同,前者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后者是损害他人的健康,其关键是,二者故意犯罪行凶作案的目的不同。
    通俗地讲,杀人者欲夺人之命,伤害者是要损人健康。常见的杀人行为是在泄愤、图财、奸情、灭口等心里动因推动下实施的,尽管犯罪的动机各异,但犯罪分子的作案目的都是要夺人之命。
    常见的伤害行为有报复、泄愤、流氓和打砸抢伤等,尽管动机不一,但犯罪分子的目的都是要损人健康,给被害人造成肉体上的伤残和痛苦。  犯罪心理学研究认为:同一犯罪动机(如泄愤),由于强度的诧异可以产生不同的作案目的(伤害或杀人等);同一作案目的,也可以来自不同犯罪动机。
    而就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来说,犯罪行为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犯罪的目的。伤害他人者大多是为了给被害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行凶。当伤害后果较轻时,一般较容易认定;一旦危及生命或致死,犯罪人的“夺人之命”或“损人健康”的本意就需要认真判断和鉴别了。
      健康和生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命不复存在时,健康就无从谈起。当健康被损毁到极限时,生命就会受到直接威胁甚至在健康损毁过程中结束。从实践中罪易混淆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来看,伤害致死就犯罪人行为的目的而言,并非要剥夺对方的生命,由于暴力行为已在客观上危及了生命,出现了致人死亡的后果,但被害人的死亡是犯罪分子本意之外的。
    而间接故意杀人则不然,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后果,虽不追求和希望这种后果发生,但在主观上对死亡后果的发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是伤是死任其自然。
  • 以杀人为目的,又另起犯意盗窃的,涉嫌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定罪量刑。
    以获取财物为目的入户杀人的,涉嫌抢劫罪,属于入户抢劫、抢劫致人死亡的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入室抢劫实际上指的是入户抢劫。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
    换句话说,户指的是住所。在户内临时起意抢劫的也不算是入户抢劫。
  • 什么是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唐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