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在京东自营买的手机,买了8个月,现在坏了,还在保修期内,然后死机,开不了机,拿去石家庄一个授权售后店维修,他们做了遍系统,还是不行,要求反厂然后她们就拆机检查,没问题就反厂了,等了一个星期,手机反回来,可是给我的检测报告是我的手机经过第三方拆卸或改装过!可是我没拿去第三方修过,不给我保修。现在该怎么办?打京东客服跟苹果客服都说了,她们给解决不了,我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想打12315投诉,可是该找谁,投诉谁。希望能得到帮助。买了8个月,还在保修期内,还是不行,不给我保修。我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投诉谁。

消费者维权 2019-05-08 22:31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保修期内不保修,消费者可以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申诉机构申诉,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按三包规定办理。例如:MP4要通过连接计算机下载文件,属于手持式个人数字信息处理设备,MP4的三包按照《微型计算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执行, 整机三包期是1年。
    即使是活动产品,也执行同样的三包时间。对于卖家不承担三包责任,按照三包规定第30条,你可以打12365向质量技术监督局投诉。
  • 12315是工商局的消费投诉电话。消费者在购买生活用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向工商局投诉,在上班时间,工商局的人会到场处理的。
    1、工商局属于国家行政执法机关,消费者协会属于社会团体。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工商局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如罚款、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消费者协会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只能调解。
    目前,我国的消费者协会是挂靠在各级工商局的。如果,你的权益受到损害,拨打12315电话即可(这个电话属于工商机关管理)。
    2、12315专用号码的启用,进一步畅通了消费者的诉求渠道,更加方便工商部门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及时有效地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公平、公正,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3、12315是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设立的专门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的专用电话号码。
  • 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  向消费者协会、行政机关投诉或申诉的有效时间,法律、法规已作具体规定,即在发生争议后2年内。但是,消费者如何与商店发生争议后,应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不要拖得时间太长,因为,时间一长便可能发生证据丢失的情况。另外,一些不宜存放的商品,时间长了,很难鉴别其质量问题。特别是实行“三包”的商品,一旦过了“三包”期会增加解决争议的难度。所以一旦发生消费争议,消费者应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一、投诉要及时: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受理产品质量问题部门投诉。及时投诉有利于正确判断商品损坏程度与正常磨损的区别,能够比较准确地说明情况,特别是有关服务质量等问题尤其重要。  
    二、要实事求是:  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无论与责任人--生产单位或销售、经营者进行协商,或向受理产品质量问题部门投诉,应实事求是说明或写明情况,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不隐瞒事实真相。  
    三、要求和意见要合理合法:投诉理由要正当,符合《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因而,消费者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法律武器,依法要求退换或索赔,便于公正、准确、迅速解决问题。  
    四、材料要完备:  投诉时向受理部门写出文字材料,提供购货时的发票或售货凭证。文字材料应注明购货或接受服务的年月日,与购货或接受服务的项目;写明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姓名、地址、邮码、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写明受损害的事实,所购商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与责任人交涉的经过。投诉服务质量时,也应写明责任人姓名(或营业证号)。投诉要举出旁证材料,如购物发票等,最好保留原件,提交复印件。注意,不要邮寄票证、单据及实样,以防丢失。  
    五、证据要确凿:  
    (1)提供有关产品造成损害的证据:提供有关产品造成人身伤害、残疾或死亡的医生诊断证明,为治疗伤痛、疾病所支付的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补助费等费用的单据,为安葬死者支付的丧葬费单据等,只有提供充分证明损害事实发生,才能获得赔偿。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石家庄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