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第一方卖房子找的委托书卖给倒房子的人家房产证和土地证都没有过户,倒房子的人带上第一个卖房子委托的人给我办理的房产证过户手续,可是现在我想办理土地证过户手续,联系不上倒房子的那个人了,找第一方人人家不给办理,这会房产证是我的名字,土地证不是我的名字,是第一方名字,我该怎么办?我想办理土地证过户手续,找第一方人人家不给办理,我该怎么办?

房产纠纷 2019-01-24 06:2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商品房买卖中最重要的是两张证,土地证和房产证。房屋建筑产权的归属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筑,商用建筑,工业用建筑。按建筑用类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筑权属年限为70年,商用房屋建筑权属年限为40年。  土地使用证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商品房办理土地证需要的材料:  ①出售合同书及购房发票  ②清地名单  ③其他的必要材料  商品房土地证过户所需要提供的材料:  
    1、转让方的原土地使用证原件;  
    2、已过户后买受人的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  
    3、买卖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转让契税(县财政收取)及营业税等(地税局收取)。
  • 需携带现房主身份证、房产证、契税发票以上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如原房主已办理土地证携带土地证原件,如原房主未办理土地证还需到房产交易中心七楼档案室调取原房主的房改价格审查表一份,按照契税发票上的计税金额的1%收取土地出让金。
  • 过户流程:  第一步,买方要对房子的产权进行调查。审定房屋产权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要注意产权证上的业主姓名与售房者是否相符,有无抵押或共有人等。  第二步,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  第三步,找评估公司做评估。这个过程一般来说要5~7个工作日。  第四步,贷款的房子要办理相关按揭业务。如果是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组合的,则要向公积金中心和银行同时申请。这是整个二手房自行交易过程中最耗时间的阶段,通常要40个工作日左右。  第五步,按揭办理下来后,要注意注销该物业的他项权证。  第六步,将合同交到房管部门产权交易中心相关办事窗口,拿受理单。  第七步,凭受理单到农税中心缴纳相关税费,拿契税完税证。  第八步,凭完税契证到土管部门办理国土证。  第九步,凭完税契证到房管部门办理房产证。  如果是全额支付房款,则可以省略第三和第四步手续。走完这些步骤,房产三证算是办齐了。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提交材料:  
    1、《房地产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共有的房屋还须提交《房地产权共有(用)证》或《房屋共有权证》;  
    2、房地产买卖合同;  
    3、房屋交易核准证明;  
    4、土地使用证(使用权人是申请人)原件和复印件;  
    5、房地产权登记申请书;  
    6、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申请人是单位的,须提交法人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法人代表资格证和身份证等复印件)。授权委托的须提交合法有效的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7、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土地增值税申报表;  
    8、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完税证或财政局契税有关证明。  收费标准:  
    1、房地产权转移登记费:80元/宗。  
    2、证书工本费:10元/本(房屋共有权人交)。
  • 按一般二手房买卖过户的程序办理过户即可。基本程序是:签买卖合同、递件、交税、完税过户、领证。不同地区有时程序不同,比方有可能先交税再递件。签买卖合同是指:买卖双方连同中介方(如果有的话),就房产价格、交楼方式、付款方式等的协商签合同。
    递件是指:买卖双方本人带相关资料去房管局申请房产转移登记。买方带身份证原件。如贷款要首套房证明等还要按房管局要求先到相关部门开具。卖方带身份证、房产证、房产原相关税费票等原件。
    交房管局买卖合同可以用房管局版本到房管局后再签。(大城市有很多已实行网签的,就是在网上先申请预受理号和填表,再递件,免得你在房管局排队)交税是指:房管局收件后,按其要求时间到相关税局部门交纳各种税费。
    买卖双方各自带身份证原件交各自的税费。完税过户是指:买卖双方交纳各自税费后,双方一起带身份证和各自交税费的全部税票单据,到房管局审察确认已完税,完成过户,领取过户回执。
    领证是指:买方按过户回执指定时间,带身份证和过户回执到房管局领取新房产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资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