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您好 我想咨询下 同学在微信上找我们借钱 借款几乎都是一万多 因为是同学比较信任 也没有写借条什么的 就在微信上转账给他了 现在联系不上人 才知道有很多人都被骗了 但是确定是那个同学 不是网络诈骗 这种应该怎么样维护自己权益呢

刑事辩护 2018-12-26 18:4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转账后发现被骗,由于是本人自己操作,无论是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不承担任何责任。应当及时报警,凭警方回执,要求银行或第三方平台冻结对方账户,找回损失。如对方已将资金转移,最终只能等警方破案结果。
      如通过微信钱包转账后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凭警方回执找财付通冻结对方账号,如资金依然在财付通账户,可申请由财付通退回,如资金已经转移,只能等警方破案,找回损失。
    需注意如果没有警方回执,财付通是无权冻结对方账户,也无提供对方任何相关信息的义务。
  • “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无辜。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遇到此种情况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如在微信使用过程中遭遇欺诈,建议第一时间报警处理,并在微信上举报骗子,微信团队进行证据审核认定后,会对确认有欺诈骗钱行为的帐号进行处理。如警方办案过程中需要调取相关用户资料信息,可以由报案所在公安局出具调取证据通知书。
  • 诈骗是违法犯罪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涉嫌诈骗罪,要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发现诈骗事实、诈骗嫌疑人的应当及时拨打110或者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屯昌县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