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本人田**????????

身份证号433************220,

手机号137*****37?

贷款时间2016年11月贷款金额本金30000元,

分期期数60期,还款高达总额72000多元

目前已还17期,之前每月还1219元,一共还了14期取消保险后现在每月1138元

2015年1月在付款办理了手机,一年后结清。捷信电话给我推销现金贷,说我是优质客户,有一笔30000元贷款额度,我一直没要,最后因为家里老人生病住院,捷信再来电话,就了解一下,感觉利息还可以,电话客服人员给我说三个月可以提前结清,给我分30期,只收当月服务费,就申请消费金融30000元的分期贷款,客服人员简单核实了一下我的资料,说什么都搞好了,叫我下载一个捷信的App又下载了一份文件同意一下就可以,叫我勾这个又勾那个,就是同意合同的意思,期间也问过客服,文件里合同内容怎么看不见,他回答是,系统升级,两天就好了,我再问合同内容就是你之前说的那些吧,没有其他什么费用之类吧,客服回答,没有,我就同意了,从办理时间到下款时间不到10分钟,钱就到帐,直到过后3天,我查看捷信App发现给我办理了60期,合同内容上多了好多费用,什么保险,客户保障费,灵活还款费,我只是贷款我要你给我买什么保险呢,最可怕的就是合同上显示的是要还7万元,还给我分了60期,之后打电话问客服人员,显示70000的合同,客服人员回答,只是60期还完才要那么多,至于60期的时间,客服已经提前和你说明,你也同意了才签合同。当时我想吧,反正3个月我就一笔还了,期数和金额,就不要那么多了,可以提前还只收本金当期利息,直到现在才知道有一个15天犹豫期,客服人员根本不告诉你有一个15天的犹豫期,现因负担不起,申请与捷信公司协商终止合同,叫我还完一期再打电话申请,当时提前还款额是25135元,要还完本期才能申请,当期我还完了,打电话过去客服回答是要到当月还款日18号前三天来电,还款金额还是不变,25135元,现在还老是打电话给我一笔11300额外贷,问了他们一下,是加在之前3万里面的,简单来说就是套路贷,还老是叫我贷,说什么利息不高,因本人与捷信公司客服多次联系协商提前还款未果,愿贵平台能提供帮助协商我提前还款终止与捷信合同,我愿按国家法律法规合法,遵守合同,不能超过年利率36%利息还款,谢谢!文件里合同内容怎么看不见,合同内容上多了好多费用,我只是贷款我要你给我买什么保险呢

保险纠纷 2019-05-10 13:5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关于p2p借贷的利息和本金,一般来说,本金加利息的和叫做本息合计。
    本金:即贷款、存款或投资在计算利息之前的原始金额。
    利息:从其形态上看,是货币所有者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从另一方面看,它是借贷者使用货币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
    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
  • 超出执行期后不还款,可以索要利息,但须另行起诉。
    如果法院判决后败诉人不还款,申请执行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申请超过半年无结果,申请执行人可以依法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
    超出执行期后不还款,可以索要利息,但须另行起诉。
    法律链接“《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 1、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可以与出借人协商分期偿还。
    2、有能力偿还或者有部分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的,出借人可以到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3、偿还借款时,本金应当偿还,利息在国家限定利率标准(年利率24%)之内的,也应当偿还。超过限定利率标准的部分,不需要偿还。
      《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八条 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 除合同约定外,根据法律规定在以下情况下,债权人也可以要求债务人提前还款:
    一、在借款期限届满之前,借款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二、在借款期限届满之前,借款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借款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借款人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借款合同约定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情形。

    六、出借人行使不安抗辩权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莆田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