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哥因贩毒被判刑,认定犯罪事实的一关键证据在法庭调查中查证是伪证。而一,二审法庭依然采信这一伪证来定罪量刑。这是否是违法审判?我哥因贩毒被判刑,认定犯罪事实的一关键证据在法庭调查中查证是伪证。是否是违法审判?

综合法律 2019-05-19 12:1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会受到罚款、拘留等处分。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对案件重要情节作伪证的,构成伪证罪,要处于刑罚。  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实觉得这不是针对证人而是针对诉讼当事人的。做伪证法律规定好像没有处罚的,至少在民诉讼法上没有,但是应该承担民事的赔偿责任。  
    2、《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法庭审判是人民法院采取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听取控、辩双方对证据、案件事实和运用法律展开辩论的情况下,依法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判刑,给与何种刑事处罚的诉讼活动。法庭审判工作流程尽在下文:  
    1、【起诉】——→[刑事自诉案件]———[民商事案件]  
    2、【审查立案】——→[刑事自诉案件]普通程序七日简易程序三日内审查完毕,内容为有无管辖权、被告人、诉讼请求及自诉犯罪事实是否明确,主要证据是否齐备。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动员其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起诉———[民商事案件]原告与本案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被告是否明确,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是否明确,本院是否有管辖权。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受理。  
    3、【受理】——→[刑事自诉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十五日内立案受理,并通知自诉人———[民商事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七日内立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4、【庭前准备】——→[刑事自诉案件]送达诉状或反诉状副本给被告人、自诉人;指导当事人举证,告知其可以委托辩护人等———[民商事案件]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指导当事人举证,进行庭前证据交换,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调查取证;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采取财产保全、先予执行、证据保全等强制措施等;组织庭前调解,决定开庭审理的,依法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调解达成协议,制作调解书——→【移送评查】——→【归档】)。  
    5、【开庭审理】——→[刑事自诉案件]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法庭组成人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法庭调解;合议庭评议———[民商事案件]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法庭组成人员名单,告知诉讼权利义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法庭调解;合议庭评议。  
    6、【宣判】——→[刑事自诉案件]当庭宣判的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送达判决书———[民商事案件]当庭宣判的十日内送达判决书,逾期未领取视为送达,定期宣判的立即送达判决书;离婚案件宣判时应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前不得另行结婚。  
    7、【上诉】——→[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不服裁判,可在收到判决书后十日内或收到裁定书后五日内向中级法院提出上诉———[民商事案件]当事人不服判决,可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或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上诉。  
    8、【移送评查】  
    9、【归档】
  • 刑事诉讼证据效力认定的方法如下:
    (一)要注意证人证言的来源是否合法证人证言来源是否合法,也就是对证据能力的审查,看它是否有准入资格。要强调自愿性原则,看证人是否自愿作证,还是公安人员采取逼供、诱供、欺骗的方法取得证据。用非自愿方法取得的证言,属于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应一律排除。这是由言词证据易变化、易受取证方式影响的特点决定的。
    (二)要注意审查证人与被告人或案件结果有无利害关系证人与被告人或案件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作出的关系到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或罪重的证言,它的证明力有限,不能单独作为证据使用,必须有其他的证据进行补强。
  • 伪证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

    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两者的区别是,
    (1)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前者的行为是在侦查、审判中发生的;后者的行为是立案侦查之前实施的,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
    (3)前者是通过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手段实现的;后者则是作虚假的告发。
    (4)前者只是在个别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上,提供伪证;而后者则是捏造了整个犯罪事实。
    (5)前者的目的可能有两种: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后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使无罪者受到刑事处分。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黄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