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婚前财产协议书,怎么写呢?男方家里有债务,是婚前债务。因为婚前债务不是我们的共同债务所以我可以在协议书里写上,不帮他偿还婚前债务吗?

离婚 2018-12-26 06:2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婚前财产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旦发生纠纷,书面凭证是最好的证据,比较容易解决。而婚前财产协议应该由夫妻双方在婚前自由拟定,一般应包括如下各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  
    (二)婚前财产的描述及价值确认,必要时应开列清单;  
    (三)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及是否附带债务等问题;  
    (四)婚前财产的婚后孳息和自然增值的核算;  
    (五)婚前财产婚后处分产生的收益归属;  
    (六)婚前财产的管理、使用、维修、保护等原则;  
    (七)约定书生效的条件等;  
    (八)双方签字、指印及见证;  
    (九)约定书的签订时间。  为了更好地保障夫妻的合法权益,增加婚前财产协议的权威性,有利于婚前财产纠纷的解决,夫妻在拟定完毕书面的婚前财产约定后,最好及时去公证处办理公证。
  • 婚前财产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之前就双方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财产的归属所作的约定,约定的内容可以是婚前财产及婚后各自所得归各自所有,可以约定为共同所有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签订婚前财产协议需知  为了保障所签的婚前财产协议合法有效,首先,订立婚前财产协议必须出于双方自愿,任何一方均不能对另一方采取隐瞒、欺诈、胁迫的方式,也不能乘人之危。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协议是无效的。其次,婚前财产协议的对象必须是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合法拥有的财产,括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不属于夫妻所有的财产不能成为婚前财产协议的客体。再次,婚前财产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既不能规避法律,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  为了使双方订立的婚前财产协议有效且不遗漏关键条款,建议最好请婚姻律师来起草或者审核该婚前财产协议,以避免协议起草时因考虑不周而给一方造成重大损失,从而有违签订婚前财产协议的初衷。  签订婚前财产的误区  误区一:婚前财产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如果是口头协议则无效。  解释:口头协议在下面两种情况也应成立:  
    (1)夫妻双方对口头协议的效力均无异议。  
    (2)能证明双方有口头形式的协议且一直履行。  误区二:如果不签婚前财产协议,则一方婚前财产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解释: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一方婚前的财产为其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还要签订婚前财产协议,主要是要明确哪些财产是夫妻双方的婚前财产,以免将来发生争议。  误区三:财产协议只能在婚前签订,婚后再签就没有用了。  解释:结婚后可签署婚内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误区四:婚前财产协议必须公证,否则没有效力  解释:只要婚前财产协议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即使不经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当然,对婚前财产协议做公证更为保险,尤其在是一方丢失协议的情况下,公证机关保留的协议将具有重要的证据作用。  通过以上对婚前财产协议是什么、签订婚前财产协议需注意的问题及签订婚前财产的误区的叙述,使人们对婚前财产协议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面对的情况各不一样,因此针对不同的情况还需咨询专业的婚姻律师,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服务。
  • 婚前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协议不违法。但不能约定离婚后孩子扶养等问题,此类协议一般会被法官宣判无效,因为我国的法律还是普遍认为,婚姻生活要永续经营、长久维持,所以不能用离婚来订定协议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 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 束力。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婚前财产协议的订立程序如下:
    首先,双方必须出于自愿订立财产协议,不能隐瞒、欺诈、胁迫,也不能乘人之危。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所订立的协议是无效的;
    其次,协议的对象必须是夫妻财产(括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不属于夫妻所有的财产不能成为协议的客体;
    再次,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既不能规避法律,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
    为了使财产协议有效且不遗漏关键条款,建议最好请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来起草或者审核财产协议,以避免因起草时不慎而给将来造成巨大损失,达不到签订婚前财产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晋城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