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保险销售人员对保险合同解释时,存在欺诈诱导。在保险合同生效后。是否可以经起诉认定合同无效

保险纠纷 2019-01-03 13:53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上规定赠与合同的撤销有两种,一种是任意撤销权,一种是法定撤销权。
    任意撤销权,只能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行使。因老人已经对财产赠与作出了赠与公证,不能再行使任意撤销权;
    法定撤销权,即使在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但具备以下情形的,赠与人仍然可以行使撤销权: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宾亲属的;
    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本案中老人的老闺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是可以行使法定撤销权的。
  • 合同无效的情形: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之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
    合同无效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
      当事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当事人在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并不是违反法律的。但是这个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通过这样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实的非法目的。因此,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所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应当具备下列要件:
      
    (1)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
      
    (2)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三是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又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合同,当事人在主观上是故意所为,还是过失所致,均则非所问。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就确认该合同无效。
  • 保险合同的订立是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的双方法律行为,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是该合同得以产生的基础。 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经过要约与承诺,意见达成一致,保险合同即成立。但是,保险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保险合同当然生效,保险合同的生效还必须符合法定生效要件或者履行一定的手续。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保险合同的生效即为保险权利义务的开始。  保险合同的生效  保险合同的无效是指当事人所缔结的保险合同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而不产生法律的约束力。无效保险合同的特点是:
    1、违法性,即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2、自始无效性,即因其违法而自行为开始起便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
    3、无效性无需考虑当事人是否主张,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主动审查,确认合同无效。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邵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