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把别人的车撞了,他的车擅自离去,自己去无营业执照 无税务登记的修车店修的 在别的修车店私自开的发票 合法吗?他的车擅自离去,无税务登记的修车店修的 在别的修车店私自开的发票 合法吗?

房产纠纷 2019-03-14 17:0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新公司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需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未办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未办理营业执照也未经相关部门批准设计,应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的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有独立生产经营权,且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出租人上交租金的承租人,应当自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和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 开票系统操作:
      网络开票操作视频:办税服务—资料下载—软件下载—市国税局普通发票网络开具系统(企业客户端)培训视频.rar
      
    (一)、首次登录—注册授权
      启动网络开票系统,显示注册授权窗口,网络设置,主要是设置网络发票的服务器地址及端口,新的网络开票软件中已经存在的,不须重新设置。在注册授权窗口正确输入纳税人识别号,如果纳税人为一户一机用户,只需设置主机,主机号默认为0。如果为一户多机用户,设置完主机后,还需要设置分机号码,若注册成功,显示网络开票系统登录界面。
      
    (二)系统登录
      系统启动后,用户需输入开票员管理员账号和密码,初次登录使用的账号为纳税人识别号,密码为“123456”,首次登录成功后,系统提示用户修改管理员默认密码。
      
    (三)系统维护:
      
    1、用户管理:网络开票系统提供两种权限类型的用户,分别为开票管理员和开票员。
      
    2、网络设置:用于设置访问税务机关服务器的设置,只有当税务机关服务器地址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设置上述参数,输入要设置的相应税局端的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
      
    3、数据备份/恢复:为保证企业网络开票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止系统数据丢失,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保证企业正常开票。建议企业定期做数据备份,以免数据丢失。
      
    (四)基础资料:
      该功能菜单共有四个子菜单,分别为“客户资料”、“货物(应税劳务)资料”、“本单位信息”、“本单位银行资料”。基础资料在开具发票时方便选择使用,添加的客户、货物、银行信息资料只保存在本地,不会上传到税务局端系统。
      
    (五)发票:
      该功能菜单为开票核心功能,提供发票开具、发票库存、票源下载、发票查询、发票缴销管理(主机及单机)、受票方查询等功能。
  • 已经领取了营业执照但还没去税务登记的会怎样?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锐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果纳税人没有按照规定的期限内去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的,那么在税务机关发现你漏报之日起3日内进行改正,并且税务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罚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说企业逾期还不进行补报改正的,将会受到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   具体的法条依据是:   
    1.《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税务机关应当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税务机关应当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处罚。   
    2.《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   
    (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五)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临沂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