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女朋友被人在网上诽谤 散播谣言 对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应该怎么办

肖像权 2019-03-14 13:2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谣言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谣言伤害了他人,影响社会。散播谣言人要为其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行为性质不同,承担责任的方式也不相同,最高可追究刑责。
    下面由。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任何在自由意志支配下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人,都应当为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打击网络谣言,对谣言制造者追责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是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三是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了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诽谤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共14个罪名,不同类型的网络谣言行为可能触犯不同的罪名。
    比如,制造网络政治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的,应认定为煽动分裂国家罪。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程度的,将被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 诽谤侮辱他人属于违法,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相关处罚依据如下: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2、《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诽谤罪属于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您可以对照一下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如果您觉得诽谤侮辱您的那个人够得上诽谤罪立案标准的,可以起诉他;如果您觉得诽谤侮辱您的那个人够不上诽谤罪立案标准的,就没有必要多花那笔诉讼费了。

  • 1、在网上擅自发布他人照片,并进行诽谤的,属于违法行为。
    2、被害人在遭到他人诽谤后,可以直接联系发贴人,要求其立即予以删除。
    3、发贴人拒不删除的,被害人可以向网站管理方表明身份,说明情况,要求予以删除。
    4、发贴人拒不删除,网站管理方经告知也不删除的,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发贴人、网站管理方停止侵权,删除帖子。对于造成影响的,还可以要求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物质或者精神损失的,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崇左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