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楼上扰民一年怎么说都没用,刚才报警算了两次

业主维权 2023-05-29 08:11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楼上扰民屡教不改的处理办法如下:
    1、协商与调解,通常情况下邻居友好协商,说明情况,邻居就会注意减少在噪音;
    2、寻求物业处理,协助解决居民纠纷;
    3、报警处理,请求警察介入处理,通过警告制止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4、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判决姚桥侵权人停止侵权、赔偿损害等。
    此外,向人民法院起诉应该提供以下证据资料:
    1、侵权人(邻居)实施了噪音扰民的侵权行为。例如环保局、城管的投诉处理记录,检测数据等可作为证明早已扰民存在的证据,例如噪音现场录像等。
    2、受害人受到了损害的事实,如受害人到医院诊断的详细医疗报告。
    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距离远近,病发原因等,但这往往需要综合全案证据进行逻辑判断,才能确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
    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 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解决。如果楼上住户在公安机关警告后还是仍然维持现状,持续制造噪声扰民,则当事人可以收集其扰民的证据,如音频、视频等,可以依相邻权向法院起诉。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
    相邻意味着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都可称作相邻。如建物区分所有中,一楼产生噪音,六楼被感知,仍可谓一楼与六楼相邻,可径直基于相邻关系行使相邻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一条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法律分析: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解决。如果楼上住户在公安机关警告后还是仍然维持现状,持续制造噪声扰民,则当事人可以收集其扰民的证据,如音频、视频等,可以依相邻权向法院起诉。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相邻意味着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都可称作相邻。
    如建物区分所有中,一楼产生噪音,六楼被感知,仍可谓一楼与六楼相邻,可径直基于相邻关系行使相邻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一条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昆明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