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公司裁员,员工应该如何保证自己的权利?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6-20 04:4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如果用人单位裁员,劳动者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维护合法权益:
    1、看用人单位裁员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2、看用人单位是否支付了经济补偿;
    3、看自己是否属于可以裁员的范围。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 用人单位裁员需具备法定条件。裁员条件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必须有充分证据举证证明达到法律所规定的可以裁员的条件方可裁员,不能举证的将会被认定为违法裁员。企业裁员的条件如下:
    1、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
    2、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3、裁减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 法律分析:
    1.以下五种员工不得被裁员,可进行参考: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2.公司应提前30日通知被裁员工,如果不提前通知,就要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以替代提前通知期。
    3.被辞退的员工有被老单位优先录用的权利。
    4.要注意用人企业是否为你足额缴纳了社会保险。
    5.依法获得经济补偿金。
    6.如果企业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裁员,并且还逃避责任,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海口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