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有区别吗?

行政处罚 2023-06-24 18:0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法律行为主体与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有哪些
    1、法律行为主体与法律关系主体的区别包括:
    (1)性质不同。法律主体也叫诉讼主体,它不仅在诉讼程序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而且还必须有权行使导致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诉讼行为。法律关系也叫诉讼法律关系,它是主体概念的外延包含诉讼主体概念的外延;
    (2)基础不同。法律关系主体的基础是权利能力,法律行为主体的基础是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1、自然人。基于自然规律出生并因出生的事实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2、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分为:营利性法人、非营利性法人、特别法人;
    3、非法人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4、国家。国家仅在特定情况下才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出现。
  • 行政法律关系和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有:
    1、主体不同。行政法律关系在不平等主体之间产生,其他法律关系在平等主体间产生;
    2、调整法律不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有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
    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由民法典调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认定,对于行政诉讼等具有重要意义。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比如行政机关。
    行政法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这是同一个概念。即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与人,包括组织和个人。具体就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