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企业是福利企业为什么不发高温津贴,一天不工作,只有几个小时,不能高温津贴?

讨薪 2023-07-27 02:5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高温津贴发放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月发放,另一种是按日计算发放。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等省市均为在规定的发放月份中按月发放;湖北、海南等省份则是根据气温超过35℃的天数,按日计算发放。
    此外,广东、福建等省份既确定了按月发放标准,同时又折算出按日核算的津贴标准,供用人单位自由选择。如福建省发放高温津贴的规定中,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如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
    9.2元。在规定可发放高温津贴的月份中,多数省份确定在6月至8月或9月之间,只有海南省明确在4月至10月之间,均可发放高温津贴。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 在传统观念里,高温津贴只是一种单位福利,而福利的好坏由单位性质、经济效益、领导价值取向等因素决定。再加上单位与职工之间地位不对称,除非单位主动发放,职工一般不敢找单位要高温津贴,也不敢对高温津贴标准提出异议。
    正由于以福利形式来体现,高温补贴没有成为员工的权利,也没有引起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
    连日高温,又到发放高温津贴的时候。按照规定,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列支。
    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广东省劳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企业每年都应按时足额发放。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属于克扣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投诉。
    (6月24日法律依据:《信息时报》)
    高温会给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带来生命危险。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事实上,包括广东在内的好多地方都出台了保护劳动者高温权利,发放高温津贴的规定。
    这体现了对劳动者高温权利的重视,值得肯定。但是这些好政策能否执行到位呢?
    近年来,劳动者的高温津贴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有调查显示,大多数机关与大型企事业单位为员工发放了高温津贴,但一些中小型私企没有发放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差距很大,每月从80元到上千元不等。在空调房办公的机关人员与白领阶层等受高温伤害较少的群体,可享受优厚高温补贴;而受高温伤害较大的劳动群体,获得的补贴反而很少或根本没有。
    在传统观念里,高温津贴只是一种单位福利,而福利的好坏由单位性质、经济效益、领导价值取向等因素决定。再加上单位与职工之间地位不对称,除非单位主动发放,职工一般不敢找单位要高温津贴,也不敢对高温津贴标准提出异议。
    正由于以福利形式来体现,高温补贴没有成为员工的权利,也没有引起政府部门足够的重视。
    早在2007年7月,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就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处罚机制,通知精神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到底该如何帮助劳动者获得应有的高温津贴待遇呢?我认为,这不能寄希望于用人单位的道德自觉(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尤其如此)。
    几个政府部门高温时节发一个通知,弄一个规定,也未必就能帮助劳动者兑现高温津贴权利。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赖于高温立法,但是立法需要一个过程,而高温作业的危害是时刻存在的,地方政府不能坐等立法。
    面对滚滚袭来的热浪,政府应该思考:制度给了劳动者向高温说“不”的底气没有?切实保护劳动者的高温津贴权利,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而且刻不容缓。在强制性法律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发通知,限制高温作业,规定地方高温津贴标准,或许不能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的高温权利,但是表明了一种态度,给劳动者送上了制度清凉剂,而且可以为下一步国家高温劳动保护立法准备条件,积累经验。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发了通知,有了制度,就要千方百计落实,而制度的效力来自于政府的执行力。一旦制度生效,相关执法部门就要认真履行职责。一方面主动出击,到一线查处没有兑现劳动者高温津贴的用人单位,另一方面要重视舆论监督,认真受理劳动者举报,做到事事有回音。
    如果制度执行缺乏刚性,或者说,有关部门把对高温津贴理解成以通知落实通知,以文件落实文件,保护劳动者的高温权利或许只会成为一张画饼。
    扩展阅读:
    【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 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
    13.8元。
    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且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
    发放高温津贴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税前扣除按现行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执行。
    用人单位当月临时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应当按其当月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折算发放高温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非全日制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按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者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高温作业人员发放全额高温津贴。法律依据:《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高温津贴发放工作,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在每年6月至10月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有关高温津贴的发放,适用本办法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