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怎么判断是不是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 2023-08-08 05:1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行政违法的行为有下列三种类型:
    1.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政行为;
    2.民事违法。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3.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指违反刑法且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 法律分析:行政违法行为有: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 【法律分析】
    :行政违法行为有: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镇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