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纠纷 2023-08-25 13:1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的原则有:1、合法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目的必须合法、内容必须合法、程序与形式合法;2、公平原则,要求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及劳动合同内容的确定上应体现公平;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法律分析:订立劳动合同要遵循的原则有:
    1、合法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目的必须合法、内容必须合法、程序与形式合法;
    2、公平原则,要求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及劳动合同内容的确定上应体现公平;
    3、平等自愿原则;
    4、协商一致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作为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只有这样的用人单位才有权签订劳动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劳动者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最重要的就是达到法定的就业年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的生效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无锡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