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合同期违约金计算办法是什么?

合同违约纠纷 2023-08-28 17:1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合同法违约金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合同约定来确定的,一般不能超过实际损失30%,超过的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如果违约金约定过分少的,也可以要求适当增加。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 合同违约金的标准是,当事人约定的数额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而对于违约金的计算方式,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违约金的数额一样,都可由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 合同违约金的起算日期一般是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后。具体而言,根据合同的约定,在合同有义务方应当履行义务的期限的最后一天仍没有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从履行期限届满的第二天起计算违约金,但是违约金的计算也要受到诉讼时效的规制。因此这种违约金的诉讼时效也是三年,受到民法典的规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保定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