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什么是知识产权法,法律规定是什么?

其他 2023-09-22 10:41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知识产权是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科学、文化、技术成果的基本法制。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1、知识产权,概括地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主要为创造基于脑力劳动完成的知识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广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和唱片及广播节目、人类各个领域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和商品名和标记、工业、科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知识
    3、狭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标记权,不包括科学发现权、发明家及其他科技成果权。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
    1、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版权、工业版权。
    2、根据法律依据:《商标法》第三条的规定,经商标局批准注册的商标是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3、根据《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对违反法律、违反公序良俗或者损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4、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依赖其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发展,是指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在实质内容和申请审批流程上逐渐简化一致性和统一,走向国际化。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无形性和易传播性,一方面使本国产生的智力成果在国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媒体、交流工具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许多智力成果跨境进入他国家,
  • 一、知识产权属于什么法
    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
    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是由法律依据:《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三部法律来构成的。
    二、知识产权法的特征
    (1)无形财产权。
    (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过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
    (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
    (4)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
    (5)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6)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有效。
    三、知识产权的主要范围
    (1)著作权和邻接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邻接权在著作权法中被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专利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实施权。
    (3)商标权,即商标注册人或权利继受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
    (4)商业秘密权,即民事主体对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5)植物新品种权,即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享有的专有权。
    (7)商号权,即商事主体对商号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依法享有的独占使用权。
    对于科技成果奖励权、地理标志权、域名权、反不正当竞争权、数据库特别权利、商品化权等能否成为独立的知识产权,在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
  • 知识产权法指的是因调整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