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犯罪是否在准备阶段中止,法律规定是什么

其他 2023-10-02 08:1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犯罪中止应该这样判刑:
    一、时间条件,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犯罪行为一旦完成,即犯罪既遂后不能停止犯罪;
    二、主观条件,暂停的自动性。能够达到目的而不欲望。
    如果在犯罪过程中遇到客观障碍,明显告一段落于未遂,一般认定为未遂,不成立犯罪暂停。虽然存在客观障碍,但行为人没有意识到并自愿暂停犯罪的,应当暂停犯罪;
    三、客观条件,犯罪分子的中止必须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犯罪分子主观上想停止犯罪,但客观上准备或者实施的行为已经造成犯罪结果的,不能停止,而是既遂。中止犯的处罚是:
    1、未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免除处罚;
    2、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算犯罪。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犯罪预备的中止即停止预备犯罪,犯罪人不再继续为实行犯罪做准备。二是犯罪预备阶段进行到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即没有按照预备的犯罪形式继续实施犯罪。
    当出现了以上这两种情形之一的时候,均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的中止标志着犯罪人实行对应犯罪的犯意消灭,但是犯罪人并不当然停止犯罪,在一种犯罪预备阶段发生犯罪中止后,可能又会发生另一种犯罪预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中止指的是犯罪过程的一个阶段,即因为犯罪人意志的原因而停止犯罪,具体而言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而且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对于犯罪中止的把握,必须注意两个点,即犯罪的主观中止性和结果的及时中止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还有疑问? 立即咨询律师

25万认证律师 · 60分钟无限追问 · 平均2分钟响应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犯罪是否在准备阶段中止,法律规定是什么
立即咨询
默认头像
王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谢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张律师1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黄律师2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默认头像
陈律师6分钟前回复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