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不给自己,然后让员工无辜离职,需要什么证明材料来支付工资啊

讨薪 2023-10-05 13:3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劳动者可以提供下列材料来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工资条、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以及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等。法律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 1、劳动合同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2、证明因疫情无法上班的证据,当地的政府政策等,一般从当地政府网站可以下载
    3、工资发放的证明,证明单位未支付该期间的工资。
    通常情况下,非因劳动者原因导致无法提供劳动的,在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当正常支付工资,从第二个月开始,单位需要支付生活费,通常为当地最低工资的70%-80%(各地有一定的差异)法律依据:
  • 能用以证明存在劳动合同的相关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提交仲裁机构或者法院。例如:
    1.劳动合同书。
    2.社保缴费记录。
    3.工资单。
    4.签到单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宁波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