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用人单位招用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应当与被招用人员订立??,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为了将风险降职最低,并同时为其购买??。用人单位招用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应当与被招用人员订立??,为了将风险降职最低

保险纠纷 2019-04-21 20:0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般来说,是交满15年到达退休年龄便可享受社保待遇。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房屋公积金。你交得多,个人账户储存得就多,你将来退休后拿的养老金就高。
    如果有单位,你自己出的只是小头,(养老8%、公积金8%、医疗2%+7元、失业1%、工伤和生育保险都不用你交)单位出大头。万一有个头痛脑热看病还可以用医保。缴费年限越长,缴费越多,养老金待遇就越高,这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般法则。
    按照现行制度,我国的社会养老金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参保人在缴满15年后每多缴一年,计发基础养老金待遇时也会相应提高1个百分点;而个人缴费全部计入其个人账户,谁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多,按月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就高,即使储存额发完了,只要参保人还健在,国家也保证继续按该标准发放到其死亡时止。
    缴费15年并不是最划算的。缴费年限决定了退休后第一个月并作为今后调整基数的初始养老金水平。按照规定,随着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的上涨,养老金会根据初始养老金进行调整,初始养老金越高,调整得就越高。
    一般来说,是交满15年到达退休年龄便可享受社保待遇。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房屋公积金。你交得多,个人账户储存得就多,你将来退休后拿的养老金就高。
    如果有单位,你自己出的只是小头,(养老8%、公积金8%、医疗2%+7元、失业1%、工伤和生育保险都不用你交)单位出大头。万一有个头痛脑热看病还可以用医保
  • 先要满足当地社保局要求的养老保险退保条件,然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办理退保手续,建议大家,在办理退保之前,可以拨打社保电话12333咨询一下。另外,一般来说,城镇户口的不能退保,农业户口的可以退保。
    需材料: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劳动手册,单位的收据。收据单位才有,个人只提交前面四种即可。要单位的人事专员办理,通常会有个固定日期,去公司领取你的现金或是支票即可。
    那么,没有达到领取条件的怎么办,会不会其缴纳的养老金就烂在账户里取不出来了?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者,可延续缴费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也就是说达到退休年龄,但同时又没有满足领取养老金条件的,可以通过延长缴费的方式,达到领取养老金条件。
  • 养老金能领取多少,主要看个人缴费年限长短、个人缴费基数高低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
    195、55岁为
    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 养老保险金的资金来源即养老保险费主要是由国家、企(事)业和个人三方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分摊而缴存的,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通常是由单位从职工工资中进行扣缴或统筹,因此,具有工资属性的养老保险金应当纳人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养老保险金可分为:
    (1)已实际取得的养老保险金;
    (2)当事人已经退休,具备享受养老保险金基本条件但尚未领取的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
    (3)当事人尚未退休,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的养老保险金。
    前两种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第三种情形依照《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第13条处理,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另一方请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养老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缴付养老保险费,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养老金账户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实际缴过部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鄂尔多斯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