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申请破产后欠款怎么办

抵押担保 2023-12-25 08:5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申请破产后欠款怎么办
    1、申请破产后欠款,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偿还:
    (1)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时,从公司的财产中除去破产费用,剩余的财产用来偿还债务;
    (2)当企业破产后的资产不足以偿还所有的费用时,可以按比例,优先偿还破产费用。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三条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先行清偿破产费用。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并予以公告。
    二、申请破产流程是什么
    申请破产的流程如下:
    1、债务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
    2、人民法院在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3、有特殊情况的,裁定受理的期限经批准后可以延长十五日;
    4、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 个人破产申请后债务处理方式如下:
    1、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2、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申请破产需要哪些材料
    申请破产需要的材料如下:
    1、书面破产申请;
    2、企业主体资格证明;
    3、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主要负责人名单;
    4、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
    5、企业亏损情况的书面说明,并附审计报告;
    6、企业至破产申请日的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企业投资情况等;
    7、企业在金融机构开设帐户的详细情况,包括开户审批材料、帐号、资金等;
    8、企业债权情况表,列明企业的债务人名称、住所、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和催讨偿还情况;
    9、企业债务情况表,列明企业的债权人名称、住所、债权数额、发生时间;
    10、企业涉及的担保情况;
    11、企业已发生的诉讼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法》第五百三十六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法》第五百三十六条
    债权人的债权到期前,债务人的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存在诉讼时效期间即将届满或者未及时申报破产债权等情形,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代位向债务人的相对人请求其向债务人履行、向破产管理人申报或者作出其他必要的行为。
  • 申请个人破产后债务应当清偿。个人破产后债务的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2、经重整、和解或破产清算后,债务应当予以清偿;
    3、对于破产清算后无力偿还的,企业注销后可以不再偿还。
    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至破产宣告前,经审查发现债务人不符合相关规定情形的,可以裁定驳回申请。
    申请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二十五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
    通知和公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
    (二)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
    (三)申报债权的期限、地点和注意事项;
    (四)管理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及其处理事务的地址;
    (五)债务人的债务人或者财产持有人应当向管理人清偿债务或者交付财产的要求;
    (六)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七)人民法院认为应当通知和公告的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
    自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送达债务人之日起至破产程序终结之日,债务人的有关人员承担下列义务:
    (一)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
    (二)根据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如实回答询问;
    (三)列席债权人会议并如实回答债权人的询问;
    (四)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
    (五)不得新任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前款所称有关人员,是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经人民法院决定,可以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淄博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