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行为人故意杀人后又对受害人采取抢救措施,但抢救无效使其死亡,虽然认定行为人犯罪既遂,但判刑时行为人的这种主动抢救受害人行为,符合“情节较轻”一说吗?与故意杀人但不采取抢救措施相比,会对该行为人减轻处罚吗?虽然认定行为人犯罪既遂,符合“情节较轻”一说吗?会对该行为人减轻处罚吗?

刑事辩护 2019-03-30 22:17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犯罪既遂的条件特征: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既遂作为犯罪的基本形态,是认定其他未完成犯罪形态的一个重要参照标准,因此,确立科学而又合理的犯罪既遂标准,对于准确量刑是非常重要的。
  •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  这种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属于我国刑法上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必须从重从快严惩。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虽然性质非常恶劣,但是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根据犯罪者的年龄,案件的起因,实施犯罪的方式,造成的结果等等原因来具体判定。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南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