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职业病方面的问题

工伤索赔 2024-01-05 13:3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构成职业病的必要条件如下: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是什么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职业病患者的悲哀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 职业病在医学上泛指由于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时,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
    但是,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工作性质所罹患的疾病,用人单位对职业病的发生有着明确的主体责任。完整的职业病的定义包括: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在职业活动中罹患的疾病,并以目录的形式圈定了职业病的范围。法律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部门会同国务院安监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萍乡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