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生产伪劣产品罪如何认定

消费者维权 2024-01-21 15:5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生产伪劣产品罪的认定标准: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 生产伪劣产品罪的认定标准: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 法律分析:生产伪劣产品罪的认定标准: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徐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