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爸妈出去务工 (期间有家庭纠纷 因此离婚 育有一男两女 抚养权都在男方)2006年 哥哥16——17岁 大妹14——15 妹妹8——9 小妹特别想妈妈 哥哥不忍心 所以把她抱出来 让妈妈带走了 一直到2018年没有回来过 (在这之间哥哥几次试图说服妈妈 让小妹回去看看 妈妈不让 ) 现在老家里奶奶老了 她还是找理由推辞 哥哥实在不能容忍 这个事例怎么合理解决男方)2006年 哥哥16——17岁 大妹14——15 妹妹8——9 小妹特别想妈妈 哥哥不忍心 所以把她抱出来 让妈妈带走了 一直到2018年没有回来过 (在这之间哥哥几次试图说服妈妈 让小妹回去看看 妈妈不让 ) 现在老家里奶奶老了 她还是找理由推辞 哥哥实在不能容忍 请问这个事例怎么合理解决?爸妈出去务工 (期间有家庭纠纷 因此离婚 育有一男两女 抚养权都在男方)2006年 哥哥16——17岁 大妹14——15 妹妹8——9 小妹特别想妈妈 哥哥不忍心 所以把她抱出来 让妈妈带走了 一直到2018年没有回来过 (在这之间哥哥几次试图说服妈妈 让小妹回去看看 妈妈不让 ) 现在老家里奶奶老了 她还是找理由推辞 哥哥实在不能容忍 请问这个事例怎么合理解决?这个事例怎么合理解决男方)(期间有家庭纠纷 还是找理由推辞 请问这个事例怎么合理解决?

调解 2019-06-12 15:3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离婚关于子女抚养权的问题,由双方协议处理,无法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以及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两周多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双方均要求抚养的,一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身心健康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另一方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对十周岁以上的子女,要考虑该子女的意愿。
  • 离婚法定理由明确五种情形,除此外还设有其他项,如下: 
    (一)情感因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1.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3.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二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  
    4.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  
    5.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二)疾病因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三)不法因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1.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2.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  
    3.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  
    4.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5.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  
    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 无法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一致的,由谁来抚养子女,主要考虑孩子跟随哪一方更有利于其成长(2周岁以下的子女,原则上随母亲生活,对10周岁以上的孩子,会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如一方存在家庭暴力、吸毒、赌博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情况的,则判给对方可能性就越大。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可一次性支付,也可分期支付),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 关于家庭纠纷如何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建议你:先报警,让派出所处理。
    如果派出所不处理,你可以选择录音或其它形式来保留证据。然后等你有民事能力了,再到法院起诉。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唐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