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与一个多年未经营的公司,并且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原公司股东3人,做清算后,股权已转让到一人名下,是否能与这家公司进行土地、房产交易并且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原公司股东3人,股权已转让到一人名下,是否能与这家公司进行土地

股权转让 2019-04-30 13:2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新《公司法》第72条第一款规定,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股权。未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间股权转让加以限制,但实践中,一些公司股东基于公司控股权之争往往规定了这种限制。
    从新公司法的立法精神来理解,对于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完全属于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事情,如果股东们基于风险防范和股权结构的考虑,通过章程限制公司内部股权转让的条件,规定公司内部转让时其他股东按持股比例的优先购买权,法律应当允许。
    新《公司法》第72条第四款允许章程作出例外规定,该条属于任意性条款,股东可以基于该规定对股权内部转让进行限制。
  • 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两种类型。
    外部转让的程序,共6个步骤:
      
    1. 协商。这一步骤在于发现交易对象,就交易的标的、价款等基本内容达成初步的意向。
      
    2. 以书面方式征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这是个严格的法律要求,直接影响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
      
    3. 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实务中这个步骤和第2步可以一起解决,比如通过召开股东会的方式进行表决,并作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声明。但这两个步骤毕竟具有不同的法律意义,因此需要单独列出。
      
    4.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5. 公司对股权转让的变更记载,包括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以及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相应的变更记载。
      
    6.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公司变更登记。
  • 营业执照转让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你如果想要接手别人的营业执照,要看这家公司之前的账目和税务方面有无问题,以及公司有无外债。你可以先到公证处(或产权交易所、或其它合法机构)做股权转让,费用按公证处的标准。
    再拿股权转让协议到工商部门变更股东、法人代表、地址及你想变更的内容。
    其次,你还要检查要买的公司是否运营正常,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税务:如果有纳税申报密码,可以上网查询,或从纳税申报表上了解;二是贷款:这个你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征信系统,了解该公司有无贷款;你最好再去关注一下你要接手的转让公司信用问题:大部分城市都建有信用网络,可能通过公司名称查询到该公司有无诉讼、社保欠费、欠税等信息。
    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要注意公司转让需要结清的事项:转让的价格、外债、社保等;需要移交的有公司章、执照、组织代码证书、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账本、会计凭证等财税资料。
    防止这些潜在的问题对你以后经营带来风险。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注意转让的风险,一定要签署三方债权债务协议,并仔细查看里边的条款,然后就是一定要变更完整,避免以后的纠纷,然后保存好合同。
    公司转让可以委托联邦创业,联邦创业是国内优质的公司转让平台。小到几百元大到几百万元的公司,联邦创业都会将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吊销营业执照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做出的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吊销营业执照就意味着企业法人资格被强行剥夺,其民事主体资格、经营资格随之消亡,企业不得继续从事市场经营活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办法》第31条规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名称三年之内不得使用,《公司法》第57条规定,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也明文规定: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其次,被吊销企业的出资人或有限公司的股东应依法履行组织清算的义务,拒不清算的,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另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应当将营业执照公章、合同专用章等缴回原登记机关,拒不缴回的,属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行为,可以提请当地公安机关协助收缴。
    利用应收缴的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按无照经营论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万宁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