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单方交通事故可以索赔吗?事故造成驾乘二人死亡,怎样索赔?

交通事故 2019-04-22 06:4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死亡赔偿金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5条第二款规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8条第一款第
    (五)项更明确规定了“造成人身损害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计算”。  
    二、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根据客观计算方法,以定型化赔偿模式来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和赔偿年限,具体为:60岁以下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赔偿20年,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三、如何选定受诉法院  死亡赔偿金是按照受诉法院地的标准计算,因此受诉法院地的选择与死亡赔偿金的数额有密切联系。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法院管辖规定,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为:被告住所地法院、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当事人在起诉前可查阅当地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选择标准高的法院所在地法院管辖更为有利,在选择受诉法院时同时需考虑诉讼的成本,如路途远近、赔偿标准的差异比例、在当地诉讼是否方便、地方性保护等因素予以综合考虑。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适用问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的数额的明显差异,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是否是以死者户籍来区分适用的是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实践中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当以户籍为准,城镇户籍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农村户籍的,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的死亡赔偿采取的是“继承丧失说”理论,确认死亡赔偿金是对未来收入的减少的补偿,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就业或者安家、定居的情况及其普遍,这部分农村户籍人员的收入、生活支出与城镇户籍的人并无什么不同,因此,以死者经常居住地作为适用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的条件更公平、更切合实际,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五、交通事故中胎儿死亡的问题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导致胎儿死亡的,对胎儿的死亡是否也需赔偿死亡赔偿金?笔者认为,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无须赔偿。胎儿尚在母体中,无民事权利能力,我国目前的法律只考虑胎儿将来的继承问题,对于其他的胎儿利益未有法律规定。
  • 如果是公司员工进行的职务行为,在非员工本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应当由公司承担损害后果。同时,受伤害员工也可以主张工伤认定,享受对应的工伤待遇。
    如果是雇工从事的雇佣行为,在非雇工本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故造成损害的,应当由雇主承担损害后果。雇工本人受到伤害的,可以要求一定的赔偿或者补偿。

  • 1、单车事故,在没有人伤的情况下,在车辆出险的第一时间拨打110,这里有两种方式开取事故证明,第一种:交警致现场开始事故责任认定书;第二种:交警察看后,需要你自己手写一份事故经过,到所在区域的派出所确认。
    2、在出险后的48小时内必须向保险公司报案。
    3、保险公司定损人员查勘定损。
    4、车辆定损后,才可以维修。
    5、最后将理赔所需的资料收集好,交保险公司才可以理赔。
    6、开取事故证明所需的资料:车辆的出险时间、出险地点、损坏部位、驾驶员。
    7、向保险公司保案所需资料:事故认定书上的出险时间、出险地点、损坏部位、驾驶员、事故现场、保险单号、车辆准备到什么地方维修,什么时间到。
    8、保险公司定损员现场察看所需资料:事故认定书、出险驾驶员的驾驶证、车辆行驶证、保单正本、损坏的车辆、车辆的出险地点。
    9、理赔的时候所需资料:事故认定书原件、出险驾驶员的驾驶证复印件、车辆行驶证复印件、保单正本复印件、维修发票原件、维修清单原件、被保险人身份证复印件、定损单原件。

  • 一、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由谁去要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由死者家属要求对方赔偿。若是对方不赔偿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补偿,没有明确的针对每个亲属的计算,如果需要分配,应由亲属之间协商解决。  
    二、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为:  
    (1)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20年;  
    (2)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入X(20年—增加岁数);  
    (3)死亡赔偿金(75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5年。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德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