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个人信息已经到诈骗网站上会不会威胁我然后被上诉?

刑事辩护 2019-05-13 09:41 人浏览
共2位律师解答
  • 在网络上进行p2p借贷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总结起来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泄露途径一:快递单、火车票、银行对账单。这些单证上有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
      泄露途径二:各类网购、虚拟社区、社交网络账户。不论是网络购物还是注册一些论坛、社区、网站,或者在微博、QQ空间发布信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个人信息。
      泄露途径三:商家各种促销活动,办理会员卡等。
    如商家“调查问卷表”,购物抽奖活动或者申请免费邮寄资料、会员卡活动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
      泄露途径四:招聘网站泄露个人信息。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内容可能会被非法分子以极低价格转手。
      泄露途径五:报名、复印资料后信息被利用。各类考试报名、参加网校学习班等,经常要登记个人信息。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泄露途径六:身份证复印件滥用。
    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甚至办理会员卡、超市兑换积分都要身份证。
  • 判断网站是否诈骗的关键,就是在于这个实体公司的业务经营是否合法。而要验证经营是否合法,一是要亲自当面看工商营业执照相关准入信息,二是要看他们实际经营的主要项目和投资盈利方式,三是要看他们的投资项目实体企业是否具备生产经营和盈利的能力。
    然后,对多数人而言,是不可能做到上面这几点的,我也不能确切地告诉你是不是诈骗,但是我们在判断这类公司常见的集资诈骗时,有一个非常容易分辨特征:承诺投资年回报率超出10%以上。
    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投资方向,什么样的实体支撑,在抛开公司经营支出、公司盈利之外,还可以给投资人以10%以上的回报?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池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