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实习期闯红灯扣三分 现饮酒驾驶处罚单扣留驾驶证

交通事故 2019-06-09 07:22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实习期内饮酒驾驶,涉及的法律规定有:《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七十九条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被记满12分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被注销的驾驶资格不属于最高准驾车型的,还应当按照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注销其最高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持有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在一年实习期内记6分以上但未达到12分的,实习期限延长一年。在延长的实习期内再次记6分以上但未达到12分的,注销其实习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
  • 行人闯红灯怎么处罚,  按照平日规定,闯红灯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人要处罚100块,带头闯红灯的行人需要罚款50元,跟随大队闯的行人则罚款20元。但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就不论先闯后闯,一律罚款50元。  深圳对行人闯红灯处罚标准是国内最高的,根据新的处罚标准,最高罚款100元,最低20元。其中,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的、不服从劝阻执意闯红灯者及闯红灯被处罚过两次以上者将面临100元的罚款;“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被重罚50元,跟随带头者闯红灯的罚款20元。  此外,在执法期间,交警对现场查处的行人直接开具处罚单,原则上不现场收缴罚款。所有交通违法信息已经进入全国统一的交通违法系统,请被处以罚款处罚的群众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到银行或自助终端缴纳罚款,避免出现滞纳金或影响个人诚信及办理车驾管等业务。  行人闯红灯被查处后,最难执行的是罚款,这也是导致“中国式过马路”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的处罚标准实施后,深圳交警将通过“移动警务通”将每宗行人闯红灯的违法记录上传到交通违法系统。处罚前,民警将通过“移动警务通”查询当事人历史违法记录,并根据查询情况执行相应处罚标准。规范执法,最大限度限制交警的自由裁量权,避免“砍价”行为发生。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闯红灯的处罚标准  
    1、最新交通法规中关于校车驾驶人管理的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即是闯红灯扣6分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根据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公安部最新修订发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为违法记分由3分提高到6分。  
    3、新规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而行人闯红灯,或不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的将被罚10元。  
    4、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如果,当时的监控视频拍下行人的确是闯红灯的行为,此举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且机动车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所以应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机动车方承担80%的赔偿责任。  
    5、旧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
    38、
    39、
    40、
    41、
    42、43条,机动车闯红灯的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是罚款200元,扣3分。

  •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会扣12分,需要重考科目一才能拿回来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和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中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3、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


    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一)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4、《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12分的,应当在十五日内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教育。机动车驾驶人接受教育后,车辆管理所应当在二十日内对其进行科目一考试。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两次以上达到12分的,车辆管理所还应当在科目一考试合格后十日内对其进行科目三考试。
  •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岳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