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爱人在监狱部门工作,属于公务员正式编制,已在单位服务10年,因为长期工作压力,现在被诊断患有中度抑郁,及焦虑症,在工作期间经常想到自杀,现在想请病假在家休息并调理身体,医院开了半个月的病假意见,用人单位同意了半个月,现在需要继续治疗在家休息,医院也开具了病假条,但是用人单位不同意请假,建议辞职,家庭条件不允许,我们也不想辞职,请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请多久假?我们应该怎么做?医院开了半个月的病假意见,但是用人单位不同意请假,我们也不想辞职,我们可以请多久假?

劳动纠纷 2019-05-28 03:4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规定 第7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职工病假工资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支付办法。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9条规定,用人单位职工病假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依法自主确定支付办法。
    《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59.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根据相关法律,公务员病假规定如下: 
    (一)参加工作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每年休假期为3天。  
    (二)参加工作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每年休假期为7天;  
    (三)参加工作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休假期为10天;  
    (四)参加工作时间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年休假期为15天;  
    (五)参加工作时间满30年及以上的,每年休假期为20天。 上述人员在参加工作时间满规定年限后,从次年起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假期。年休假假期应当年用完,不得跨年度使用。  
    (六)个人的年休假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段安排。遇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可以顺延相应的假期期限。  
    (七)病事假可先用年休假抵扣,全数抵扣后再按病事假规定扣减工资、奖金待遇。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当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
    1、上年度考核不称职(不合格);
    2、当年事假累计超过20天;
    3、当年病假累计超过30天;
    4、当年病假、事假累计相加超过40天。如当年享受了年休假以后,其病、事假假期超过了本条第
    2、
    3、4款其中一款规定的,则其不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九)年休假待遇 符合休假条件的工作人员在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 未履行请销假制度,违反用人单位规章,视同为旷工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条款。  你辞职应当选择合法的辞职理由,具体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你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工资是不能克扣或者无故拖欠的。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鹤壁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