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房产证上是姐姐的名字,但是父母已经做了公证是父母出资的,当年我年纪小不能写上我名字,那么现在房产证上可否加上我名字,加上我名字是否会被当成是买卖 从而政府收取高额的税收或手续费?那么我应该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 将自身损失他日可以降到最低?感谢!是否会被当成是买卖 从而政府收取高额的税收或手续费?那么我应该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

刑事辩护 2019-05-25 18:3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婚前房产证上加名字: 房子为一方婚前个人购麦的,结婚后,配偶名字也想加为房子的共有人,则需要走房产交易的程序,即通过二手房转让或者赠与的方式,这种情况下要交纳契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税费。 办理房产证加名手续,需要提供房产证、房子的市场指导价或评估报告和评估费用发票,麦双方份身证,购房发票,契税证,网签购房合同房改房的时间以房本、收据、出售公有住宅协议上的时间为准,此外还需供提户口本、结婚证。
    另外,为了证明是购房人的唯一住宅,还需要房管部门出具无房证明。
  •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那么,重庆房产税如何征收?:  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税率征收标准为:  
    1、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
    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4倍)以上的税率为
    1.2%;  
    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
    0.5%。  房产税的税率:  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
    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房产税计算方法:  根据税法规定,房产税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30%)×
    1.2%。  
    (二)按租金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l2%)。
  • 办理房产赠予公证手续,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房屋赠与的双方当事人应订立书面的赠与合同,这份合同并不是签订之后就立即生效,而是必须等赠与人把赠与房屋实际交付给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赠与房屋后,房屋赠与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完成,合同才算生效。房屋赠与同房屋买卖一样,都属于所有权的转移,按照《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的规定,应提交各项证明办理登记过户手续。  
    一、办理房产赠予公证需要什么手续  赠与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产权人将个人所有的财产,无偿地赠送给他人的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办理赠与公证,由赠与人住所地或赠与行为发生地公证处受理。赠与不动产的,也可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处受理。  
    1、办理赠与公证申情人应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1)赠与人的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护照、通行证复印件);  
    (2)赠与书;  
    (3)赠与物清单及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存单等;  
    (4)赠与物为共有财产的,应提供共有人同意将财产赠与他人的书面意见;  赠与物为集体所有的,应提交该集体组织成员同意赠与的书面意见;  赠与物为全民所有的,应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赠与的文件;  
    2、赠与书的主要内容:  
    (1)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家庭住址;  
    (2)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关系;  
    (3)赠与的理由;  
    (4)被赠与标的物的名称、数量和基本状况、座落地点;  
    (5)赠与人对赠与行为的意思表示;  
    (6)赠与人在赠与书上签名或盖章、签名日期。
  • 房产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与房产有关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那么,房产公证具体如何操作,  房产公证具体如何操作,房产公证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公证申请。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房屋过户合同、个人身份证件、产权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  
    2、公证受理。公证处对当事人的公证申请,经审查符合公证条件的,予以受理。公证员在受理公证的同时,必须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发现不完备或有疑义的应通知当事人作必要的补充,公证处也有权对交易双方进行调查。  
    3、出具公证书。公证处经审查认为符合公证条件的,应当出具公证书。公证书按司法部门规定或批准的格式制作,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双鸭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