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案件:2014年,吴、陈、李三家人合资约100万买了一块96平米的土地,之后再合资约60万合伙盖了一栋五层的楼。2层、3层、4层楼分别由吴、陈、李所有,其中地面1层有三间屋,三家人一家一间。这样多出的5层楼,三家人同意以20万的价格协议卖给了胡家。当时协议规定,吴、陈、李组成的甲方只出售顶层5楼的房屋权,不转让土地给胡家,但甲方有责任协助胡家办理房产证等相关手续。2014年政策允许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胡家可以办理房产证,甲方也积极协助胡家办理房产证。但购房房的胡家嫌当时的手续费贵,想等两年后手续费便宜了再办理。等到了2018年,国家新政策是不动产权证办理需要有土地,胡家起诉并诉求要分得约20平米的土地以便办理不动产权证。其中甲方的李家同意分给胡家部分土地,但是吴、陈两家不同意分配土地给胡家。按照现在当地的土地市场价1.5万/平米,吴、陈两家将直接损失20万。 问题:1.吴、陈是否必须要分配土地给胡家?2.既然胡家不承认土地所有权的协议,吴、陈是否可以不承认购房协议而退还购房款?3.如果胡家确实需要土地,吴、陈是否有权按照现在市场价,要求胡家补交20万的土地转让费?国家新政策是不动产权证办理需要有土地,是否必须要分配土地给胡家?要求胡家补交20万的土地转让费?

房产纠纷 2019-06-05 00:2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土地转让税费是从取得土地转让费的当月进行申报缴纳。
    二、滞纳金的计算方式:《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三、税款滞纳金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不及时履行纳税义务而产生的连带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三十二条对加收滞纳金的做法给予了法律地位。国家对滞纳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征收滞纳金,目的是为了保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时履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义务。
  • 购房时签订购房合同补充协议要注意   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开发商除和购房人根据《示范文本》所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外,还要求购房人签订一份补充协议。   注意:   所谓补充协议,是指买卖双方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对正式契约中不适合当事人实际情况的条款进行变更、修改、补充、完善而订立的协议。
    按照新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是否签订及如何签订补充契约完全应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当事人。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契约自由原则,也是购房者的基本权利。
      该补充协议的内容很多,由开发商的专业律师事先拟订好。这种补充协议常包含许多对购房人不利的条款,如交房时间的确定、不可抗力条款的解释、共有面积的确定分摊、关于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筑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甚至包含许多针对开发商的免责条款。
    比如有些开发商在补充协议中规定:“政府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延迟、市政配套批准及安装的延误,导致开发商不能按期交付房屋,开发商有权按实际影响的时间而相应延迟交付房屋,而不用承担延迟交付房屋的责任。
    ”由于补充协议大多含有建筑、房地产、法律等专业术语,一般购房人很难完全搞懂。
  • 在开发商违约情况,业主起诉开发商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第一,业主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第二,购房合同原件与复印件各一份。
    第三,看合同中是否有约定管辖,如果有约定管辖的法院,需要去约定的法院起诉,如果没有约定管辖,可以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立案。
    第四,去工商局查询开发商工商登记信息。
    第五,收集证据,证明开发商违约。
    第六,立案后,法院会告知开庭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证期限等,积极出庭应诉.
    第七,法院调解,调解不成法院会开庭审理并出具判决书。
  • 受贿人退回赃款赃物,可以从轻处罚,已经犯罪是不会变的: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3、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矛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陵水县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