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退休工资计算时,以前是120现在改为50岁为190、55岁为170、60岁为139,是否意味着计算時退休工资更底了呢?退休工资计算时,60岁为139,是否意味着计算時退休工资更底了呢?

综合法律 2019-07-24 17:57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退休金的影响因素很多,暂时没法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因你缴纳时间的长短、历史平均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上的钱、退休年龄、退休上年度当地社平工资等诸多方面有关系。以下是退休工资计算公式(供参考)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
  • 什么是退休金?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退休金领取需要什么条件?退休金怎么算?  
    一、退休领取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个条件:  
    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  .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退休年龄而缴费年限不足的,继续缴费直至缴足方可退休)。  
    二、退休金计算方法: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金计算方法: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三、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  
    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  
    2.本人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注意:各地规定会不同,应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
  • 退休后工资的计算标准
      
    一、2012年底以前已按城镇养老保险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生活费)的人员,每人每月按照以下办法增加基本养老金(生活费)
      
    1、先增加55元;
      
    2、再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满1年增加1元。
      上述两项合计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不足65元的,补足到65元。
      补充养老金”,下同)的人员,每人每月再按下述办法增加基本养老金(生活费):
      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的人员,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满1年增加1元;
      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的人员,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
      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满1年增加3元。
  • 怎样计算退休工人工资? 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的人员,退休金按照以下规定的月标准计发: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人员,

    退休金按照以下规定的月标准计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计算退休工资,需要的数据有以下数据:


    一、退休上年所在地省(或直辖市)社会平均工资。


    二、工龄


    三、各年度缴费基数


    四、各年度所在地社会平均工资。


    五、个人帐户储存额总和。


    六、是否特殊工种、


    七、高级职称另加25元/月


    八、退休所在地各项补贴数据。


    九、实际缴费月数。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昆明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