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是一个驾驶员,驾照C照,有客运资格证,但没有货运资格证,买的保险是,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任险,100万不计免赔,但开车出了事故后,保险公司以我的资格证不符合为由,拒绝赔偿,请问一下,象这个情况,如果起诉保险公司,能有胜算吗?驾照C照,和商业第三者任险,100万不计免赔,但开车出了事故后,如果起诉保险公司,能有胜算吗?

保险纠纷 2019-09-11 14:2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交通事故起诉必须列保险公司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该款规定确立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的无过错责任。
    如果肇事车辆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人身伤亡或者是财产损失,那么保险公司就应当首先予以赔偿,不论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是否有过错以及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如何。
      因此当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得不到赔偿或者在保险金额的赔付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受害人可以直接将保险公司作为被告。当然,保险公司的赔付是有一定限额的,如果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各种损失超出了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责任限额,对于超出部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
    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者即机动车驾驶员在非执行职务的情况下,造成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是损害赔偿的主体即被告,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为切实保证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在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时,应当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该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审判实践中,一般把有垫付义务的单位也列为被告,判决在交通事故的责任者无力赔偿时,其负有垫付义务。
  • 《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 第三条 本公司对下列各项概不负责:   
    一、 战争、军事冲突或暴乱;   
    二、 酒后开车、无有效驾驶证、人工直接供油;   
    三、 受本车所载货物撞击;   
    四、 两轮及轻便摩托车失窃或停放期间翻倒;   
    五、 被保险人或其驾驶人员的故意行为。 第四条 保险车辆的下列损失,本公司也不负责:   
    一、 自然磨损、朽蚀、轮胎自身爆裂或车辆自身故障;   
    二、 保险车辆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未经必要修理,致使损失扩大部分;   
    三、 保险车辆遭受第一条各款所列灾害或事故致使被保险人停业、停驶的损失以及各种间接损失;   
    四、 其他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
  • 以没有驾驶资格证为例,开车没有资格证被查处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营运车辆不扣证件只罚款,额度在200-2000元,《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里的规定如下: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员,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件,驾驶道路客货运输车辆的;  
    (二)使用失效、伪造、变造的从业资格证件,驾驶道路客货运输车辆的;  
    (三)超越从业资格证件核定范围,驾驶道路客货运输车辆的。
  • 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此前有关公司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使用普通的地域管辖,也就是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果公司作为原告,如果被告在外地,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人民法院需要到公司所在地调阅资料,可能不便利,因此,为了方便诉讼、提高诉讼效率,有必要将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只有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才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   不是所有的涉及公司的案件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只有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才是由公司住所的法院管辖。   除此之外的其他与公司有关的诉讼,仍适用被告住所地的一般规定或者法律规定的特殊管辖的规定。   专属管辖的规定: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