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律师,咨询一下!2018年新婚姻法针对夫妻债务纠纷解释,我想请问一下:如果对方是婚姻存续期间借的债务且在2018年新婚姻法出来前所产生的(我不知情且未用于家庭所需),而且我们已经离婚1年多,这种情况对我有什么影响?2018年新婚姻法针对夫妻债务纠纷解释,如果对方是婚姻存续期间借的债务且在2018年新婚姻法出来前所产生的(我不知情且未用于家庭所需)这种情况对我有什么影响?

婚姻家庭 2019-06-28 08:4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如果用于家庭经营或共同生活的,一般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当婚姻关系终结时,夫妻债务清偿应遵循的原则是共同债务以共同财产清偿,个人债务以个人财产偿还。这就涉及到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界定问题,不同的财产制度有不同的划分。
    无论是约定共同制或法定共同制,原则上为夫妻共同生活所欠的债务,无论是否为夫妻共同所为,他方是否认可,均应推定为共同债务。
  • 离婚时债务的认定标准应当考虑两个,

    一是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

    二是该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离婚时债务的认定标准。

    离婚时债务的认定标准应当考虑两个:

    一是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举债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二是该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果举债不能证明是用于正常的共同生活的需要,即使债务是真实的,也不能成立共同债务,而只有可能成立个人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

    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但非法债务除外,赌债或从事违法犯罪行为所欠债务要么不受法律保护,要么应由债务人自己一人承担)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够证明该债务确为欠债人个人债务,那么未欠债的婚姻关系当事人可以对抗债权人的请求。
  • 夫妻离婚债务分割不仅仅是夫妻关注的问题,债权人也需要关注离婚债务的如何分割问题,避免出现因躲避债务的假离婚行为,损害自己的利益。  
    一、新婚姻法,离婚债务如何分割?  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离婚债务如何分割的相关问题,确定离婚债务分割首先需要确定离婚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债务。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需要夫妻共同偿还;而夫妻一方债务的,则需要一方对自己所负债务进行偿还。因此,离婚债务如何分割关键是要确定离婚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个人债务。  
    二、哪些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如何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分配的前提,夫妻共同债务一般是指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同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包括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和夫妻共同经营所负的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为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治病所负的债务;  
    (五)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六)因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七)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  
    (八)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  
    (九)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十)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以上即是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一般情况,夫妻共同财产还有一些比较难以认定的情况:如,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除非有夫妻一方只要能够证明该债务确为欠债人个人债务。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吴忠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