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网贷逾期了,利息太高了,天天打电话给家里人怎么办

离婚 2019-08-24 18:49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国家法律规定超过基准利率4倍则算高利贷。2018年的基准利率为
    4.9%,4倍利率则为
    19.6%,年率超过
    19.6%,算高利贷。如1万元的借款,利息一年不应该超过 1960元,超过部分算高利贷。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上指出,民间借贷不允许年利率超过36%,如果超过这个标准的利息就是无效的。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如果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只对借款期间的利息作了约定,对逾期借款利息没有约定。还应该因借款合同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商业借款的贷款人既可以按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内的利率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亦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其选择权在于贷款人。
      如果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只对借款期间的利息作了约定,对逾期借款利息没有约定。还应该因借款合同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商业借款的贷款人既可以按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内的利率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亦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其选择权在于贷款人。
      而民间借款只能要求借款人按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内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  逾期借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一是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对借款期限、借款期间的利息及逾期借款利息有约定的,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应从其约定。
    商业借款的逾期利息只要不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标准,民间借款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不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就应按照其约定的利率计算。  二是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只对借款期间的利息作了约定,对逾期借款利息没有约定。
    商业借款的贷款人既可以按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内的利率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亦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其选择权在于贷款人,而民间借款只能要求借款人按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内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
    商业借款按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内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的理由是:依当然解释方法,“举轻以明重”,借款期限内尚需支付约定利息,借款逾期后更应按期限内的利率支付利息,即合法行为尚负支付约定利息之责,违法行为则更应负该责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的理由则为:根据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之法理,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未作约定的,可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三是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既未对借款期间的利息作出约定,也未对逾期借款利息作出约定,此类合同多见于民间借款。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定期的无息借款,一类是不定期的无息借款。
    定期的无息借款,贷款人则要求借款人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按银行贷款利率支付逾期利息;不定期的无息借款,贷款人则从向借款人催讨借款或从起诉之间起要求按银行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3条,《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工若干意见》第8条、第9条的规定。  而民间借款只能要求借款人按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间内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
  • 一般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要是没及时还上钱的话,需要按约好的给逾期利息,而且约好违约金的也要按规定给。而在新型的网络借贷中,如果都说好逾期利息和违约金的,那么也需要按照规定来。  实际中,网贷平台能不能同时适用逾期利息和违约金,首先就得区分下逾期利息和违约金这两种东西:  
    1、逾期利息  在借贷合同到期后,借款人继续占用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收益,确切地说是本金在逾期还没还这段时间内产生的孳息,支付逾期利息是对出借人的合理补偿,无论借贷双方有没有事前约定,借款方逾期没按时归还本金的,出借方都可以要求借款方支付逾期利息,这是法律上有规定的。  
    2、违约金  实际中,违约金就是双方事先约定的,是双方就未来对方可能违约而作出的对自己有救济效果的条款,只要一方违约,另一方无论是否存在金钱上的实际损失,都可以根据双方的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  一般地,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如果存在实际损失的,违约金数额可以和实际损失相当,也可以高于实际损失,但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  所以,跟民间借贷一样,在网络借贷中,逾期利息和违约金也可以同时设定,但是需要注意地是,逾期利息和违约金两项相加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最后,现在的网络借贷中,为保证借款人能及时还款,都会同时说好违约金和逾期利息。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新乡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