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判决为何不通告亲属

诉讼 2019-11-06 19:59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除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开庭前,都不会通知被告人的家属。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二条 开庭审理前,人民法院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一)确定审判长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开庭十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辩护人;
      
    (三)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开庭五日前提供证人、鉴定人名单,以及拟当庭出示的证据;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应当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
      
    (四)开庭三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
      
    (五)开庭三日前将传唤当事人的传票和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出庭的通知书送达;通知有关人员出庭,也可以采取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对方收悉的方式;
      
    (六)公开审理的案件,在开庭三日前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 《最高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可赔偿项目规定包括:医疗费、住院费、交通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营养费、误工费、死亡赔偿金或伤残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后续治疗费、辅助器材、器具等费用、鉴定费。各伤情下的赔偿项目如下:

    (一)丶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二)丶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三)丶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四)丶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 网络消费发生消费纠纷后,又进一步的引发身体冲突并导致人身伤害的事件,是社会经常发生的事情,因为一起很小的纠纷诱发成刑事案件,并为此承担刑事责任的,实在是不理智的行为,发生纠纷后,一是协商解决。二是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有关政府部门投诉,包括消费者协会,行业主管部门等。
    三是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诉讼法院进行维权。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阿拉尔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