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交通违法交了罚款单以后所在企业能够增加惩罚吗?

公司企业 2019-12-04 19:2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需要具体看交通违法行为的类型,
    如果是属于现场罚单,交警部门会在现场记录驾驶证信息资料,然后录入系统中,后续违法人缴纳罚款的时候不需再作处理。属于你说的领罚单的时候就扣分的情况;
    如果是电子警察拍照类型的,就必须凭驾驶证到交通违法处理点接受处理并打印罚单,然后再去交罚款,而一般电子警察拍照的违法行为不作扣分处理。

  • 一、交通违章现场处罚罚款怎么交  
    1、按照现场处罚单上规定的银行缴纳。  
    2、交通违章罚款以交警开具的违法行为通知单日期为准的,接到交警开具的违法行为通知单后必须15日之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超过15日之后就收滞纳金了。  
    二、交通违章罚款没交怎么办  
    1、现场单超过15天没有缴款,从第15天后起每天产生罚款金额3%的滞纳金,直至交款为止;(备注:滞纳金最高不超过罚款金额);  
    2、违章超过3单以上未处理的,交警核查到,会被扣证,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扣车;  
    3、现场单未处理的,驾驶员的驾驶证要换证、补证或转证都不能办理;  
    4、章未处理的,发生事故、车损等,都将得不到车辆保险公司的理赔;  
    5、违章未办理的,不能通过车辆年审、季度审和综合审。  
    6、对驾驶证没有影响,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车管所。  
    三、交通违章罚款怎么交  
    1.持《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如有暂扣证件的还须携带《交通管理暂扣凭证》),按规定到银行缴纳罚款,各银行都可交违章罚款,通过自助交电话费的POS机即可。  说明:网上查到违章记录后,可以等交警局将《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寄给你,也可以自己去各交警大队或交通监控中心领取。  
    2.持《违反交通管理罚款收据》、《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如有暂扣证件的还须携带《交通管理暂扣凭证》)及当事人的驾驶证、行驶证到处罚决定交警大队接受处理。  
    3.如违例项目需要吊扣驾驶证的还须按规定吊扣,吊扣驾驶证期满后凭《吊扣驾驶证执行凭证》取回驾驶证。  
    4.如是持当地驾驶证的司机,违章不需吊扣证的,只需直接到各银行缴纳罚款即可。  
    四、交通违章罚款标准  
    1.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但没超过额定成员20%的,200以上-500以下罚款;  
    2.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但超过额定成员20%的,500以上-2000以下罚款;  
    3.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在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的处20以上-200以下罚款;  
    4.货运机动车超核定载质30%以下的处:200以上-500以下罚款;  
    5.货运机动车超核定载质30%以上或违反规定的处:500以上-2000以下罚款;  
    6.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以200元以下(含)罚款;  
    7.当事人逾期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8.对非本辖区(以直辖市和地市范围为界)过境的机动车驾驶人处200以下(含)罚款;  
    9.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和乘车人处以50以下(含)罚款的;  
    10.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200以上-2000以下罚款;  
    11.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并处200以上—2000以下罚款。
  • 交通违章通常情况应该处罚,但是下列情况不需要处罚:
    1.一天之内原地重复违章
    你在原地不断的被贴罚单,是可以只算作一张罚单的,虽然出现的几率很低,但是不排除一天之内,两个交警来贴罚单的情况。
    2.跟车闯红灯
    在行驶中跟着前方车辆行进时,红绿灯被前车挡住了。
    造成闯红灯的违章行为时,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申诉,取消罚款。
    3.红绿灯损坏
    红绿灯损坏的情况下,造成你来不及刹车而闯红灯,也同样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取消罚款。
    4.路上有障碍物而实线变道
    出于缓解交通拥堵的原因,马路中间有一个障碍物无法移动,是可以实线变道绕开的,如果被拍到,也可以申诉。
    5.套牌违章
    如果你的车牌被套用,另外一辆套牌车违章了,你可以申请取消这些违章,前提是你有不在场证明喔。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来宾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