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的朋友用我的身份证经营一家皮包公司。我是股东出资的一半。如果转移给他人。我仍然承担法律责任吗?谢谢。?

刑事辩护 2019-12-31 14:4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在破产清算时发现股东出资不实,由管理人要求出资不实的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或者是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这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 有限责任公司中,货币出资补缴,还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非货币的补足,设立时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依据:《破产法》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 有限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有哪些?有限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有货币出资方式、实物作价出资方式、工业产权出资方式、土地使用权出资方式。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方式可以采用:   货币持资方式,也可以采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的方式。每种出资方式应遵守以下规定:   
    1、货币出资方式   货币出资方式是指股东直接用资金向公司投资的方式,其认缴的股本金额应在办理公司登记前将现金一次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临时帐户,并向公司出示其资信证明,以证实其投资资格和能力。   
    2、实物作价出资方式   以实物出资必须评估作价,并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评估作价结果核算、确认。股东以实物作价出资,应在办理公司登记时,办理实物出资的转移手续,并由有关验资机构通验证。   
    3、工业产权出资方式   工业产权出资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利权和商标权;一类是专有技术,股东以工业产权(包括非专利技术)作为出资向公司入股,股东必须是该工业产权(包括非专利技术)的合法拥有者,并经过法律程序的确认。股东以工业产权(包括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必须进行评估,并应在办理公司登记之前办妥其转让手续。同时,公司法规定,以工业产权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   
    4、土地使用权出资方式   以土地使用权出资入股,其出资作价必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评估,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并办理相应的土地使用证。
  • 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几种情形

    公司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企业组织,以其所有的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公司的股东仅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如果股东滥用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就应承担法律责任,注意有以下情形作
    :
    1.
    股东出资瑕疵
    如注册资金不到位、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等,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规定:“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2.
    股东抽逃资本
    股东出资后又抽逃、转移部分或全部资金,导致公司履约能力不足,显然违背了资本充实原则,
    股东应在抽逃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若股东抽逃后的注册资金达不到法定最低限额,应视该公司无法人主体资格,由股东承担全部责任。
    3.
    清算程序不合法
    公司注销应经过合法清算程序,否则可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清算程序违法包括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未经清算或进行虚假清算、清算组未合法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致使债权人未获清偿、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以及公司主要财产、帐册、重要文件等灭失导致无法清算等。

    4.
    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混同
    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混同就会导致公司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债权人有理由认为他们实际上是一家,当公司不能承担责任时,股东或其他公司就应当负承担连带责任。

    5.
    一人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股东自己财产的
    《公司法》规定,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6.
    不正当控制
    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高度操控公司为自己谋取利益,公司实际上已丧失独立的法人人格,
    应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要求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原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7.
    脱壳经营
    股东将原公司的主要人、物、财脱离出来另组新公司,并将原公司业务转入新公司,新
    公司实际上利用原公司资产运作,损害合法债权人利益的可要求股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榆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