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请问从未出席的法定代表人,未成年人的供词是否有效?还是非法证据?

综合法律 2020-01-12 09:57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口供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有效的口供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提取,违法获得的口供无效,需要有相关物证才能定罪,家属应及时委托律师了解案情,会见当事人,办理取保侯审等
  • 只有原告和同伙的指认口供,没有其他证据,不能判刑。  《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四十九条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 未成年人取保候审有哪些特点
    1、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察、起诉阶段决定取保候审的,法院基本上都继续批准取保候审。
    2、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外地的未成年人出于潜逃风险的考虑一般不予取保候审。
    3、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一般不予取保候审。
    4、未成年人在取保候审后往往会提出一些辩解,主要是对自己行为的法律定性提出异议,法院在决定是否取保候审的问题上会犹豫。
    5、法院对未成年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法定代理人大多数采取合作的态度担当保证人,但也存在极少数法定代理人经过教育后才愿意担当保证人的情况。
    6、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在对未成年人取保候审的比率较低,且同类案件在取保候审问题上缺乏比较标准。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海南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