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今年10月退休。一个工作年龄的女性工人在50岁时能得到多少养老金?

劳动纠纷 2020-01-18 07:1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女职工定为55周岁退休,而且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职工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退休年龄,在保证最低退休年龄的情况下,鼓励职工多缴多得.重体力劳动岗位者可以实行最低退休年龄。我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
  •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
    195、55岁为
    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
    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社保养老金退休后领取多少是怎么计算的?在公式中,养老金实质是分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 和 个人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属于社会统筹部分,也就是企事业单位,企业缴纳的那一部分,进行社会统筹调配。
    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的(12%+8%)X缴费基数的,那么其中的12%也是计入社会统筹的。
    指数:
    由缴费决定,规定最高是3倍的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
    0.6倍的在岗平均工资,
    计发养老金时,是历史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缴费年数:
    满一年才会计入,采用的是去尾法计算的
    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也就是发工资时,社保扣费中的养老金部分,一般是缴费基数的8%;
    这部分钱是每年计算利息的,社保机构没有明确未来的利率会不会产生变化。
    平均预期年龄和退休年龄:
    平均预期年龄是无意外情况下,人的平均寿命,由国家统计,当前呈现上涨趋势。
    退休年龄是指申请退休的年纪,
    比如预期寿命78,申请退休是65岁,那么就会将个人账户的资金平均分配至13年中进行领取。
    社保养老金的优势:
    社保养老是专款专用的钱,
    社保养老可以最大比例的顺应社会工资增长带来的福利。
    基础养老金部分社会统筹的含义:当年在职者企业缴纳的资金提供给当年领取养老金人员。
  •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
    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晋城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